第7章 長短句

(自從進入七月下旬後,已經失靈一個多月的天氣預報終於準了,每天只要報有雨就行,老天特別給面子,雨嘩嘩的,今天的日全食都不給看。閒話少敘,還是請看書的大大們加個收藏吧!)

貞元二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剛剛從夏綏鎮召入的原神策軍長武兵馬使高崇文在紫宸殿受到大唐皇帝李誦的親切接見,接見結束後,李誦即下詔封高崇文爲京西右神策軍行營節度使,統領本部五千兵馬入川討伐劉闢。以京西行營兵馬使李元奕統本部兵馬三千人歸高崇文節制。並賞賜高崇文及所部將士。

同日,李誦頒下密詔,命令山南西道節度使嚴礪、劍南東川節度使李康爲左翼,會軍入川討劉闢。

九月初二日,高崇文軍在休養五日後,在眉縣誓師出征,李誦親至大營慰問授旗。一大早長武軍的軍營裡就開始造飯。接着就是士卒們在有條不紊地拆卸營地。辰時,隨着隆隆的鼓聲敲響,五千將士身披輕甲,手持兵刃在校場集合。風和日麗,瓦藍的天空中飄着絲絲縷縷地閒雲,軍旗舒展,槍槊如林,讓身披金甲出席出征儀式的李誦忍不住想賦詩。望着面前黑壓壓的五千將士,面對鎧甲鮮亮的五千將士,李誦舉起酒碗,敬天敬地之後敬三軍將士,運氣道: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朕說,長武軍將士在邊塞戍邊,屢敗賊寇,是真正的好漢!你們贊不贊成啊?”

“贊成!贊成!贊成!”

“真正的好漢,保家衛國,今日南方有事,朕需要我大唐的好兒郎爲大唐平定叛亂,捉拿禍亂國家的逆賊,長武軍的兒郎們是不是好漢?”

“是!是!是!”

“能不能一鼓作氣,蕩平叛逆?”

“能!能!能!”

“好!諸君奮力殺賊,但凡有功,無分貴賤,朝廷不吝萬戶封賞。朕在此敬我大唐的好兒郎!”

說罷,李誦將一碗酒一乾而盡。士卒們的情緒也到了極點,高呼:

“萬歲!萬歲!萬歲!”

李誦也被士兵們的情緒感染,將碗朝地上一摔,道:

“待大軍平叛歸來,朕再敬諸位!”

高崇文部將士在眉縣五日,每天朝廷都有犒賞,還有官員深入軍中關心士卒疾苦,九月初一日晚上,皇帝更是親至軍中與將士同食同宿,許多士兵見皇帝如此平易近人,體察士卒,不禁流下淚來,故而士氣極爲高昂,聞聽皇帝如是說,更是三軍開顏,再次高呼萬歲。

而後杜黃裳上前道:

“陛下,大軍該出征了!”

高崇文聞言遂上前握拳道:

“陛下,甲冑在身,請恕老臣不能全人臣之禮。我長武軍五千兒郎,爲陛下朝廷除兇頑,爲黎民百姓安家室,整裝待發,請陛下示下!”

李誦大手一揮袍袖,大聲道:

“出征!”

“遵旨!”

高崇文轉身來到軍前,率領將佐翻身上馬後,率三軍將士執兵戈向皇帝行禮。之後高霞寓率領本部八百人爲前驅,先行開拔,高崇文率其餘四千步騎隨後,一隊隊從點將臺前經過,而李誦則拔出佩劍豎起,以示對將士的尊重。當日下午,高崇文大軍就開進斜谷。同日,李元奕率軍自奉天取道駱谷進軍漢中,第三日所部進入駱谷。

點將臺上,將士已經遠去,李誦手中依然握着佩劍,凝望着高崇文大軍遠去的方向。杜黃裳輕聲道:

“陛下,大軍已經遠去了。”

李誦將劍插回劍鞘,笑道:

“一次舉這麼久,手都酸了,脖子都僵了。”

後面一干大臣都跟着笑了起來。陸贄笑道:

“陛下慷慨,不減當年啊!”

“是啊,‘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不是詩而有詩的韻味,直白易懂,境界開闊,又慷慨激昂,直追建安,極具風骨。不要說將士們,就是老臣聽了都熱血沸騰,有此佳句壯行,何愁劉闢小丑不滅?”

權德輿在邊上湊趣道。其他大臣也是交口稱讚。聽得李誦飄飄然,自從到了唐朝後歷來以文科好自居的李誦就陷入了極度自卑之中,上會在陸贄面前引用了蘇軾大大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好不容易出了一次風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已經成爲長安流行語,料想此次風頭不會輸給上次,不覺更是開心。心道:毛大大的詞直追蘇辛,氣吞山河,能差了麼?當下詩興大發,吟道: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此去行程二萬。

終南山上高峰,

旌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全詞吟完,又是一陣叫好之聲。如果說李誦一開始盜版蘇軾詩歌還面有愧色的話,現在已經不知臉紅爲何物了。正當李誦自我陶醉的時候,邊上韋執誼就問道:

“陛下廣博,這是哪一種古體?卻又如此押韻,臣等卻是不知。”

唐時詩歌完成了格律化,形成了新詩體,形式上整齊押韻,稱爲格律詩,爲和以前的古體詩區別,又稱爲近體詩。格律詩分爲絕句和律詩,李誦吟的這首衆人聽來形式上並不整齊,卻又自有韻律之美,在這兒的都是詩歌上的大行家,所以韋執誼有這麼一問。

“這個嗎?這個不是古體,朕叫它長短句

??”

一種新興的詩歌體裁就此誕生,它的出現,給唐詩的大花園裡出來了一陣清新的風

?

這是後世對這一場景的描述,也是後世詞愛好者們和李誦粉絲們津津樂道的場面,儘管文學史家們對在沒有成熟土壤孕育下突然出現這麼一首震爍千古的傑作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不過當時在場的各位顯然沒有意識到自己見證了一個偉大的時刻,大家的心思還是在朝政上。杜黃裳當時就建議道:

“臣請陛下將這首長短句賜給高崇文,以激勵將士

??”

李誦自然恩准不提。往車駕走的時候,李誦又問道:

“李演眼下到了何處?”

兵部尚書王紹道:

“稟陛下,李演已經離京十日,應該快到夏州了。”

李演是右驍衛將軍,韓全義入朝後,立外甥楊惠琳爲節度留後,常敗將軍也好意思立留後,讓許多大臣笑掉了大牙,自然也沒人把這留後當回事,既然是留後,朝廷自然要委派新節度使,廷議推舉李演去夏綏出任節度使,李誦問得正是此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