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方的蒙騎,完全驚呆了,他們的騎隊圍突之術,分爲多隊,每隊隔着一些距離,跟在這隊前鋒後方距離約一百五十步,還有數百騎兵,也頗爲精銳。
然此時他們個個目光凝固,下意識放慢了腳步,前方那隊精騎,短時間內,已然幾乎全軍覆沒了,只餘寥寥一些騎兵,嚎叫着奔逃回來,還個個哆嗦得象秋風中的枯葉。
爲什麼這樣?他們個個喉結不停的上下滾動,只覺口乾舌燥,心下惶恐難言。
“以騎隊徑突敵陣,一衝才動,則不論衆寡長驅直入,敵雖十萬亦不能支。不動則前隊橫過,次隊再撞,再不能入,則後隊如之。”
這是老祖宗傳下的戰術,雖然不是百戰百勝,然只要捨得下本錢,還是無往而不利的,只是方纔的戰鬥……
燭花也會爆個輕響,怎麼一點水花都沒有飄起,那幾百精騎就完了?
他們非常的不明白,就算知道靖邊軍火器犀利,然犀利到這個地步,還是讓衆人難以置信,看仍然森嚴的靖邊軍陣列,還要繼續進攻嗎?他們心下猶豫了。
塔布囊等新附營蒙古人互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中的敬畏,太強悍了,這些靖邊軍的火器太強悍了,還有他們使用那種銃劍,似乎如虎添翼啊。
這方銃兵們仍然嚴陣以待,不過從他們眼中都看到喜悅,很多人下意識撫摸自己的銃劍,他們後方的槍兵則面面相覷,這些銃兵兄弟不厚道,把自己的活都幹了。
韓朝點了點頭,銃劍的作用,比他想象的還要大。
有了銃劍。軍中火銃兵,纔敢在如此近的距離開銃,火銃的殺傷力,幾乎是倍數的往上提升,對敵震懾難以想象,以後該如何對待銃劍兵,看來必須好好思量了。
雷仙賓等人也是抓耳撓腮,似乎發現一個新天地,只與身旁衆軍官大聲議論。
韓朝再舉起千里鏡看去。似乎看到這方情形,後續進攻的虜騎都猶豫了,後方一些狼旗那邊,也是陣陣騷亂。
並沒有等待多久,那方似乎有了決定。號角聲響起,潮水般的蒙騎退走,這次他們沒有四散而去,而是跨過東陽河,直往下水海子那方退走,轉眼間,就在草原上留下黑點。隨後消失不見,只餘這處戰場的痕跡。
韃子退走,人人歡呼,特別有了對付韃子的殺手鐗。又繳獲多多,都是人人歡喜。
韓朝下令打掃戰場,招場地那方留守人員匯合,知道戰鬥結果。他們一樣喜不自勝。
統計後,此戰共計斬首韃虜三百餘級。不過韓朝等人都認爲韃子傷亡應在千人以上,只不過一些傷者及屍體都被他們帶走了。
別的不說,羽騎兵一路過來,撞翻擊殺韃子不少,不過忙着衝陣,自然不能停下去砍他們腦袋。
所以能獲得首級的,唯有這邊打死打傷的韃子兵,留守戰士被攻時獲得的首級,少量韃虜圍攻新附營蒙古人時獲得的首級,總算下來這些。
不過靖邊軍的軍功計算,不是單純的首級,所以軍中將士,並沒有多少遺憾。
還有前次“源洋寨”附近的戰鬥,也有擊殺蒙騎二百多,總計西征後,斬首五百餘級。
不過隨後韓朝等人眉頭皺起,己方軍中,一樣有傷亡,西征以來,大的戰事有兩場,前場爲乙等軍作戰,他們陣亡三人,重傷五人,輕傷不算。
這次傷亡卻更大些,新附營傷亡一百三十多人,陣亡有五十多人,羽騎兵傷亡九十五人,陣亡卻有四十多人,還有二十多人重傷,打掃戰場後,還發現一些陣亡軍士,他們腦袋被砍走了,讓人看後怒火中燒。
還是騎術不精啊,羽騎兵衝陣時,雖佔有種種優勢,不過雙方對撞時,往往一些人也隨之摔落馬下,然後性命由不得自己。
雖說傷亡人數,在上位者看來就是一些數字,然每個數字後面,都代表一條性命,還有他們的家族,親人,特別這些甲等兵戰士,往往擁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們的陣亡,就更是大事。
受王鬥珍惜部下生命的影響,如今靖邊軍中的韓朝等人,都很重視部下傷亡情況,而且靖邊軍中的袍澤情誼,相互間感情的濃烈,是外軍無法想象的,每次有將士傷亡,都讓人悲痛。
只是,仗,還要繼續打的,韓朝吩咐收殮將士遺體,爲受傷人等醫治等,這方面的規則條例,已經非常成熟,不要韓朝多說。
戰場上,散落了不少或死或傷的馬匹,己方的,仿效戚家軍,都必須依戰士的禮儀安葬,然後還要享受香火,非特殊情況下,食用己方戰馬,那是大罪。
死傷的韃子馬匹,則統統剝皮吃肉,西征供應物資不易,能利用的,就最大限度的利用。
清點物質繳獲,除了一些兵器帳篷等物,最大的收穫,便是那些馬匹了,上次戰事,已經繳獲馬匹一百六十餘,此次更有五千五百多匹,大部分可爲戰馬,看得人人喜笑顏開,羽騎兵的戰馬問題解決了。
一大羣軍官跟着韓朝,都是圍着細看,一軍官嘆道:“我軍也大辦馬場,然出產的戰馬,卻遠遠不足需求,人言邊塞苦寒,卻源源不斷出產好馬,它們吃的只是普通草料,爲何戰馬衆多?”
軍部一讚畫道:“曾有言說,兵耐粗食,馬耐粗飼,某觀一書,關於胡人養馬,上面這樣講:胡中之養馬,罕有菽粟之喂。每以馳騁爲事,俯身轉膝,惟意所適,暫有卸鞍之暇,則脫妁而放之。欄內不避風雪寒暑,放牧於野,必一人驅十馬。養飼調習,不過如此。而上下山阪、飢渴不困者,實由於順適畜性也。”
他道:“書又言:我國養馬異於是,寒冽則厚被之。雨雪則必避之,日夜羈縻,長在櫪下,馳騁不過三四百步。菽粟之秣,昏晝無闕,是以暫有飢渴,不堪馳步,少遇險仄,無不顛蹶。且不作騸。風逸齧,不順鞭策,尤不合戰陣也。”
他說道:“難道中原養馬,戰馬不若胡地之多,是因爲照顧得太好?驕慣了?”
曾就義也隨在韓朝身旁。聞言瞪起眼睛,大聲喝斥:“胡言亂語,我靖邊軍養出的戰馬,便是驃肥馬壯,胡馬不如。這馬匹瘦弱,純屬那些馬場,馬戶剋扣豆料。照顧不周,與粗食耐飢什麼關係?”
“漢時征討匈奴,一次便出兵十萬騎,哪裡輸過胡人了?”
雖然與高史銀、沈士奇一樣兇暴。但曾就義對中原一切充滿自豪,自然不容這贊畫這樣說,雖然他是軍部贊畫。
他一邊喝斥,一邊打開一匹馬上的包裹。裡面存放了一些肉乾、肉粉、奶酪什麼,作爲該蒙騎在外的乾糧。拿起一塊肉乾咬了一口,曾就義深深皺眉,呸的吐了出來:“什麼東西,老子的牙都差點咬掉了,給那些蒙古人吃吧。”
“胡人養馬,便若他們頭人首領繼承一樣,養蠱式放養,塞外草場多,馬羣大,長久下來,自然戰馬衆多。”
韓朝以前只是個夜不收,然多年下來,經過各種學習,他已經成爲一個真正的將領,能文能武,懂得分析敵我彼此優劣。
他道:“其實胡人劣馬一樣衆多,中原之圈養,只需飼養得力,不克扣馬料,一樣驃肥精壯,可產好馬,看看我靖邊軍騎兵營的戰馬,明顯就高大許多,馬力比胡馬更爲優勝。”
衆人都是點頭,確實是這個道理,曾就義更是高聲大讚。
韓朝道:“當然,日後攻下歸化城,佔據漠南一線,有了更多草場,我軍便可擁有更多戰馬,畢竟放養,耗費的錢糧較少……”
他眺望遠方,想象到時萬馬奔騰的景色,不由心潮起伏。
當日,韓朝書寫戰報,連同此次羽騎兵的作戰心得,經驗教訓等等,送往後方的王鬥。
韓朝認爲,以後與胡騎作戰,各軍的羽騎兵營,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
八月十日上午,乙等營與輜重營到達東陽河邊立寨之地,昨日那場戰事,他們當日便已知曉,全軍沸騰,繳獲的五千多匹馬兒,更成爲衆人熱議之對象。
與“源洋寨”一樣,全軍一齊動手,又在東陽河邊新立一寨,韓朝命名“東陽寨”。
當日下午,韓朝便率全體更換馬匹的羽騎兵,還有新附營蒙古人急進西行,眼下軍中騎士,已不懼與胡騎作戰,他們將開路清掃,爲步兵與輜重的通行打開道路,並主動尋找大股蒙騎作戰。
十二日,韓朝大軍,與數千蒙古騎兵遭遇,便是“源洋寨”、“東陽寨”附近那波的蒙古人。
他們已經補充了給養,不過馬匹沒有補充,依哨騎所得,韓朝知道有數千蒙騎正在騷擾大同軍,使他們行軍龜速,看樣子,這幫人與那幫蒙古人取得了呼應。
雙方遭遇,正當韓朝準備戰鬥時,這幫蒙古人忽然一個動作,全體直接跑了,不打了。
八月十三日,韓朝在集寧海子邊,與那幫騷擾大同軍的蒙古人相遇,雙方擺開陣勢,韓朝主動領羽騎兵衝鋒,並以新附營蒙古人掩護兩翼。
似乎從先前那些蒙古人口中得知情報,又見羽騎兵衝鋒威勢,這波蒙騎頗爲謹慎,面對韓朝騎牆衝陣,他們下馬列陣而戰,長矛強弓,嚴陣以待。
韓朝立時變陣,同樣下馬而戰,以上了銃劍的火銃齊射,打得那幫只有弓箭的蒙古人大亂一片,然後長槍兵結陣衝殺,短時間內,將這些蒙古人殺得潰敗,並斬首二百餘級,繳獲上好馬匹三百多……
十四日,韓朝與終於趕到海子邊的大同軍匯合,聽聞羽騎兵的戰績後,王樸目瞪口呆,他旁敲側擊打探致勝秘訣。
韓朝也不隱瞞,王樸聽後如獲至寶,現在他對新軍營的戰鬥力比較自信,可惜他們機動力是短版,步對騎,乾瞪眼,若給他們配上馬匹,上馬可騎戰,下馬可步戰,如靖邊軍的羽騎兵一樣,何樂而不爲?
當然,雖然性質與羽騎兵一樣,但王樸覺得要有自己的名號特色,在與親將王徵等人商議後,他摸着自己的小鬍子,若有所思道:“宋時有禁軍龍騎,號有馬步人,見陣即步鬥,我看,以後就叫龍騎兵吧。”
此後時日,除餘一些哨騎窺探外,玄武軍與大同聯軍,未遇蒙騎騷擾,集寧寨,下水海寨,甚至小黑河寨,都一一順利建立,草原上的蒙古人,似乎憑空消失一樣。
八月下,韓朝與王樸,率玄武軍羽騎兵,曾就義的新附營蒙古人,還有大同軍正兵營近萬騎兵,浩浩蕩蕩向歸化城進發。
不過韓朝得到消息,歸化城的蒙古人已經走之一空,只餘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