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排行榜 > 匠心 > 445 何

445 何

“是房屋本身結構的不同。”許問說。

他先前一直安靜着聽人家的話,但誰都沒辦法忽視他,就連吳可銘也一樣。

吳可銘一直有意無意地把目光掃過來,想聽聽他的發言,但許問一直沒有開口。

其實許問也不是有意韜光養晦,只是相關這個問題,他在另一個世界看到的信息太多,不完全是自己的思考。

用這種方式插嘴,對別人來說不太公平。

而且就他來說,也很想看看這個沒有完全定論的問題會不會有更多的答案。

他聽了這麼多,這時開口也是專門針對剛纔其他人沒有提到的部分的。

“木建房屋通常是樑柱結構,自體搭建,力量是向內的,所以即使不用釘栓,只用榫卯也能成形,並且長時間維持下去。”

許問習慣性地想找個地方邊畫圖邊解釋,但是這裡全是石頭,不像其他地方有泥地,東張西望了一下,只能放棄。

他並沒有表明自己的意圖,吳可銘卻像是明白了一樣,向着他招了招手,轉身走到附近的一間屋子裡,推門進去。

石屋無鎖,裡面放了一條几案,上面有文房四寶,牆上還向內裱着一幅看不清內容的畫。

硯中有墨,吳可銘直接領着許問到旁邊,把一支筆遞給了他。

許問向他道謝,試了下筆,開始畫圖。

這是他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現在已經在心裡得出了一些答案,畫起圖來並不含糊。

他落筆準確,線條清晰,各種輔助標記全部都是月齡一隊這些人看熟了的,現在理解起來一點困難也沒有。

相比起來,吳可銘略微有些障礙,但他沒有發問,只是一邊看許問的圖,一邊聽他的解說。

相對來說更令他吃驚的是另外這些年輕人,他們很自然地圍到了許問身邊安靜聆聽,表情動作都讓他想起了自己當初拜師學藝的時候。

“常見的木結構建築的構件結合方式有這樣幾種:第一,累疊結合。將實木平行向上層層累疊,在木材兩端開鑿凹榫……”

前段時間,許問在現代進行多方學習、累積知識;又在這個世界徒步行走,橫跨東西漫長的距離,看到了很多,感受了很多。

就像巨浪席捲平原一樣,這些知識、感受與思考衝擊着他,帶來了很多東西,也留下了很多東西,深深埋藏,亟待成形。

如今,在這座寒冷而偏僻的山間石居里,這些東西開始正式萌發,展露在這些位於另一個時代,卻接受了全新教育的同伴以及學生的面前。

“第二,交錯結合。這種結合方式主要是基於木材特有的韌性,以小成大……”

“第三……”

“……由此可見,木構架結構是一個均衡對稱的整體性框架式結構,各種作用力都是向內的、平衡的,相對比較柔性,有一定的變形能力,雖然施工時間短、處理難度小,但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比較強。相對來說,石料重量大、硬度大、密度大、韌性弱,更適合向上發展,形成大型建築,在小型民居上並沒有優勢。”

許問用圖形來表示,清晰分明,許三江望楓他們一看就懂,吳可銘在這方面算得上一竅不通,但也隱隱明白了一些。

就像他們之前學的東西那樣,許問說的這些內容,也許在這個世界不是沒有人從這個角度思考過總結過,但只有少部分人進行過這樣的嘗試,並沒有系統完整地做出結論,至少沒有流傳下來。

這對於許三江望楓等月齡一隊的人來說,跟之前的思路非常一致,只是從純粹的理論落實到建築實踐中間,理解起來也不是完全沒有困難,但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弄懂。

這對於吳可銘來說就很有衝擊感了。

他是一個畫家,一直以來接受並且擅長的全是感性方面的東西,譬如前面所說的文化與形式之間的衝突與影響,他一早就意識到了,並且深有同感。

而現在許問說的這些,不得不說是他完全陌生的領域。

不,這是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與思維邏輯,他甚至隱約覺得,在這種事情上,這樣的思路纔是正確的、有效的。

無疑,這讓他見識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一個現象的形成通常是多方面的,放在建築上的話,實用因素肯定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面。”許問最後總結道。

實用性與背後的文化,往往是相輔相成的,在古代中國尤其如此。

據許問了解,剛纔江望楓他們沒提到的文化方面的因素,其實還有一點。

中國人覺得房子是給現世人蓋的,只需要一代而居,後代人居住則要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翻新擴建。這跟西方人石質建築的世代延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所以到現在,能夠一直留存下來的古建築都是少數,其中還有不少是後來重修或者改建的,不像西方整座城市都是。

而中國人在木結構建築上的造詣與發展,又足以使它滿足從上到下的多方需求,所以成爲了獨特的文化象徵。

當一樣東西存在,就會有很多人從方面來證明它的合理性。

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因素使得木構建築成爲主流,還是它的優勢先一步被放大繼承,再從文化上進行說明詮釋,現在已經很難分辨。

但無論是許問現世的古代,還是這個與歷史極度接近的另一個世界,都已經使其成爲了現實。

“這樣說起來的話,石構建築就是不如木構建築好用了?”徐西懷眉頭緊擰,緊盯許問剛纔畫出的圖形,聲音有點沉鬱。

“當然不是。”許問擡手,指了指上方,又劃了個圈。

別的不說,他們現在就在一個石構建築裡呢。

“但它的建築條件比較特殊,仍然屬於窯洞的一種。如果沒有這麼合適的條件,就在平地上建呢?”徐西懷並沒有放鬆下來。

“藉助一些外力,當然也是可以辦到的。”許問說。

“石材最大的問題是重量大、韌性小、難以自發地達到平衡。但如果我們想辦法給它加上一些外力呢?譬如眼前這座天雲山,就是石壁居藉助的外力。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試着尋找其它的方式。”許問思考着說。

“什麼方式?”徐西懷追問,有些迫不及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