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黎育岷說的,黎育莘就是個傻瓜。
他沒瞧見黎育清的憂慮,細心的黎育岷卻發現了,心機深重的他,不需要花太多精神便能猜出她心中所憂。
他說︰「你知道,在戰場上死的都是什麼人嗎?」
「倒霉的人?」
黎育清的回答讓黎育岷翻了個白眼。「錯,是沒謀略、沒武功,只能跑在最前頭讓敵人砍的小卒。」
「所以呢?」
「所以那個笨蛋武功練得那麼好,想死?沒那麼容易。」
黎育清這才明白,四哥哥是在安慰自己,她點點頭,心底感激,「都要活得好好的,不管是哥哥還是四哥哥,清兒不求哥哥們飛黃騰達,只求你們平安順遂,找個愛你們、你們也愛的嫂嫂,相伴一生。」
黎育清的話讓他想起娘,那時有人勸娘把自己送回黎府,說以他的聰明才智,再加上黎府的栽培,日後定能有大作為,成龍成風,成為樂梁城最光榮顯耀的男人。
娘听進耳里,只是笑著,摟著自己說道︰「岷兒,真正愛你的人,不會求你飛黃騰達,只會求你平安順遂,娘要你當快樂的人,名聲、財富、權力全是過眼煙雲,唯有真正愛你的人,才會帶給你最大的幸福。」
黎育清並不知道,自己無意中說出的話,卻是黎育岷真心當她是妹妹的契機。
第十一章去母留子的真相(1)
時序匆匆,轉眼兩年過去。
這兩年中發生了許多事,有些在黎育清預料當中,有些不在,所以她無法確定心中害怕的舊事會否成真。
首先是二房喜事頻傳,黎品正升了官,自七品州判升為從六品的大理寺副署正,再不久就要進京赴任。
黎育薔出嫁了,嫁給一個正八品縣丞,婆家不算富裕,但好在人口簡單,沒有那麼多規矩,這對黎育薔而言是再好不過的安排,莊氏給了她一筆豐厚的嫁妝和一幢三進屋子,讓黎育薔在婆家日子過得有底氣。
大哥黎育南、二哥黎育朗也己娶新婦進門,三妝婚事全是老夫人作的主,對方門第算不上尊貴,但媳婦人品都是極好的。
她們嫁進府里後,孝順長輩、友愛弟兄小泵,雖偶得婆婆叨念,但兩個心寬的嫂嫂並沒放在心里,于是二房一片和樂融融。
而黎育鳳在靜安寺里住滿一年後回到黎府,剛回來的幾個月里,表現得像個真正的大家閨秀,讓老夫人很滿意自己當初的決定,並開始為她探听好對象。
但本性難改,在她縮著頭過日子時,眼看自己眼中的賤種,日子一個過得比一個滋潤,她嫉妒不平、幾番挑釁,漸漸恢復張狂模樣,直到黎育清發現,當年齊鏞送給十妹妹黎育芷的玉佩出現在黎育鳳腰際時,她確定,過去的黎育風回來了。
楊秀萱眼界高,老夫人替黎育鳳相看的幾戶人家,母女倆都看不上眼,婚事遲遲未定,照理說,十四歲的姑娘早該備嫁了,可惜尚且不知道花落誰家,楊秀萱只能暗地替黎育風籌備嫁妝。
那次的事件過後,楊秀萱沒再能奪回中饋大權,但解除禁足令後,她重新掌管梅院,從此柳姨娘及她的女兒們又得乖乖看著她的臉色度日。
楊秀萱為攏絡四老爺的心,從外頭張羅好幾個妙齡女子與他為妾,一時間,四房春意盎然,只是奇怪得很,不知是那些侍妾們著了道,還是四老爺身體有虧,總之,四房再沒傳出任何子嗣喜訊。
黎育岷如黎育清前世記憶中一般,寄入大房名下,成為大房嫡子,搬至菊院,但大房全家都住在京城里,他成了菊院唯一的主子。
此事令楊秀萱氣急敗壞,數日吃睡不安,深恐他出手報復,但一天天過去,見黎育岷始終沒什麼大動靜,她才漸漸卸下心防。
但黎育岷真的沒有動靜嗎?怎麼可能,只是他手段高明,不曾讓楊秀萱發覺而己。
黎育岷跟著老太爺念書,本就是勤學用功之人,後來更是孜孜不倦、無半分懈怠,在短短的兩年中,他不但通過秀才考試,並參加鄉試一舉拿下解元,靜待明年春天進京會考。
寄入大房之後,李氏待黎育岷溫和寬厚,真心拿他當親生兒子看待,而黎品方每每回到樂梁城府邸,便對他教誨砥礪,鼓勵他勤學上進。進黎府多年,黎育岷終于得到想要的親情,但諷剌的是,這份親情並非親生父親給予。
不管怎樣,在優涯的環境中生活,黎育岷的稜角被磨去許多,見著黎育莘、黎育清也不再是孤臣孽子的孤僻模樣。
照理說,他己經十六歲,早該相看親事,但眼見著他前途一片光明,老太爺與黎品方心照不宣,他們預計等待科考結束,若是他真能考進一甲,拿下狀元榜眼探花,日後還怕定不到好人家?
同樣得老太爺教導的黎育莘,雖然表現不如黎育岷優異,但也順利拿到秀才資格,並參加鄉試,考中一百零八名,錄取為舉子。
不過在謝教頭的游說之下,老太爺點頭讓黎育莘參加武舉鄉試。
鄉試先考策略、後考弓馬,這場考試可稱得上精彩了。
那些日子里,天未亮黎育莘便起身練武,兵書不離身,每天忙到子時過後方肯上床入睡,這樣的努力定會獲得優異成績。果然,謝教頭沒料錯,黎育莘一舉拿下武舉解元,待明年與黎育岷齊赴京城,參加會試。
此事傳出,黎家在樂梁城名聲越盛,人人皆傳道︰明年開春,黎家將會有文武兩狀元。
听聞此話,老太爺自是心情愉快,二房、三房嫡庶孫輩中,無杰出人才,四房的育武、育文小時候看起來倒還算得上可造之材,誰知越大越不象樣,成天作惡搗亂,鬧得四房雞犬不寧。
幸好有育莘、育岷這兩個孩子能替黎家增光,何況是出自他親手教導,老太爺更是臉上有光。
自從聖旨下達,黎育清受封為懷恩公主後,她便與哥哥搬到錦園,養在老夫人身邊,加上逢年過節,宮里便會對公主有所賞賜,表明這個認親不是隨口說說而己,因此楊秀萱心思再惡毒、再憤怒,想要對黎育清、黎育莘下手,也得多幾分思慮。
沒了楊秀萱的動作頻頻,黎育清日子過得舒心,她隨著老夫人和鄭嬤嬤學規矩,她認真習字讀書、勤練刺繡,也為著討好老太爺開始跟著廚子學做菜,廚娘幾次稱贊她的天分高,日後定會得翁姑喜愛。
其實,黎育清心知,自己一身廚藝是上輩子從嫡母那里學來的,嫡母本就善廚,為與楊秀萱爭寵,每日都親自下廚、為父親精心烹煮吃食,那份溫柔細心,將父親的心緊攏在手里。
若非如此,她怎會成為楊秀萱的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
黎品為與蘇致芬成親日子己經定下,蘇氏將在這個月的十七日嫁入黎府。
听聞蘇父病重,希望在去世前親自將女兒嫁出門,因此及笄禮方過,兩家便定下婚嫁日期。
眼看好日子即將來臨,四房上下一片忙亂,本是住在主屋里的楊秀萱該將屋子讓出來,但為著此事,楊秀萱接連對黎品為哭鬧好一陣子,到最後,黎品為無法相勸,只好將梅院後方那塊土地買下,拆了圍牆擴建出去,蓋新屋、整修舊宅,四房鬧騰了好些日子,方才塵埃落定。
對于這位嫡母,黎育清有濃厚的補償心態,前世的自己忘恩負義,這輩子,她發誓要還盡前世恩情。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楊秀萱不對他們兄妹動手,她也不會心存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