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1)
月亮斜掛天際,一抹魚肚白在遠方現形,幾聲公雞啼鳴,催起朝暾腳步。
周旭鏞將小廝遣開,他接過梳子,親手幫李萱打理發辮,他垂著濃眉,眼底壓著沉郁,胸口沉沉的,幾乎喘不過氣。
李萱略略回頭,向他望去。
二少爺年紀很輕,卻身形高大、儀表出眾,在人群中顯得格外醒目。
他的面孔白皙如玉,黑色的瞳孔反射出淡淡的光澤,晶瑩剔透,宛若毫無瑕疵的黑色寶石,美得連女子也要為之贊嘆。
「二少爺,你怎麼了?」
李萱開口,滿臉滿眼全是笑意。
李萱是王府的家生子,雖說身分是奴,但信王府里上下全拿她當小姐看待,因為她聰明可愛、天真爛漫,也因為她得王爺、王妃的眼緣,更因為幾個少爺都喜歡她。
「沒事,昨晚睡得好嗎?」
周旭鏞隨口找話敷衍。
此次隨父親出京辦差,身邊沒帶丫頭,只帶了李萱隨身伺候,她做事細心謹慎,雖是個小丫頭,卻比十五、六歲的丫頭還頂用。
周旭鏞對她的依賴是從小便養成的,小時候他不愛念書,只喜歡舞刀弄槍,誰勸都沒用。
信王為此頗感頭痛,訓道︰「馬背上立國,馬背下治國,如今四海昇平、邊關無戰事,當武官沒前途,你得多學些治國本事。」
信王妃也說︰「就算你要走武官之路,也得認字習兵法,空有一身蠻力,不懂兵法陣式,只能當個馬前卒。」
偏偏周旭鏞是那種心中自有主意又帶點反骨的孩子,人家越是要他往東,他偏要往西行。
他想,日後了不起找個會認字、看得懂兵法的人當軍師,給自己參謀參謀,不就解決了?因此爹娘師傅的話,半點都入不了他的耳。
那時才七歲的他,認不來二十個大字,倒是騎馬射箭、拳腳武功無一不精通,因此氣焰更盛,認為不念書也沒什麼大不了。
直到才三歲的小李萱,路都還沒走穩,就能背著手搖頭晃腦地在信王妃面前背詩,逗得滿屋子大人呵呵笑不停,周旭鏞知道有個小丫頭連毛筆都不會拿,認的字卻比自己多上十數倍,人人都夸她絕頂聰明後,他便有了那麼股不服氣。
他雖不愛念書,可性子是極驕傲、不認輸的,回房後,他找了大哥周敬鏞要來字帖,用拿慣大刀、長滿繭子的手握住毛筆,一筆一筆認真描,然後再背上幾首詩,跑到父王母妃跟前顯擺。
當他看見父母親眼底熠熠的光芒時,樂了!
從那以後他便時時與李萱較勁,比背詩、比認字、比文章,那丫頭明明比自己小四歲,卻總是學得比他快一點,迫得他不得不卯足勁,一路拚命往前追。
罷開始,周旭鏞確實是憑藉著不服輸的傲氣在學習,可後來時久日深,對于學問,他也產生出幾分興趣。
于是信王、信王妃更加疼惜李萱,經常讓她在周旭鏞跟前晃,讓她來刺激兒子念書,王府里聘來師傅教導幾個小少爺學問,也沒落下李萱,他們在最前面擺上小桌小椅,還給她配了個小丫頭。
看著她一張粉女敕粉女敕的小臉,搖頭晃腦的裝大人,听她清脆悅耳的嗓音背著之乎者也,不只周旭鏞,便是他的哥哥弟弟們也都喜歡李萱,喜歡得緊。
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周旭鏞和李萱兩個總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形影不離。
如今李萱已經十二歲,滿月復才華令人艷羨,師傅經常捻著胡子說︰「李萱若能參加秋闈,拿個進士非難事。」
而周旭鏞則成了文武全才,是當今皇帝最看重疼愛的孫子,他叮囑信王爺與謀士商議國事時,把周旭鏞給帶在身旁,讓他多听听、多學學。
話雖沒說白,卻也讓父子倆明白,皇帝這是瞧他入眼了。
「二少爺,你不開心?」
李萱沒理會周旭鏞的敷衍,轉過頭再次追問。
「沒有。」
嘴上說沒有,但周旭鏞的臉色卻又沉了幾分。
他沉靜的眸子回望李萱,她的面容素淨而清麗,宛如一朵出水芙蓉,才小小年紀已經美得不可方物,若待日後身形長開,定讓男子趨之若鶩。
周旭鏞長長地吐了口氣,臉色微白,望住她的眸子有些陰晴不定。
她那樣聰明,絕對明白自己將面對什麼,可她不哭不鬧、不吵不爭,只是因為……因為她身為奴僕,忠字壓在頭上,再多的不願,也只能笑著受下吧?
他眼中流露出同情與不忍,濃濃的不舍強壓在心頭。
日前他與父王出京辦差,臨行,皇帝召他和父王到殿前,細細叮囑。
碇州是歷國與大周的邊界,近年來,歷國年年上貢,要求兩國通商,朝中老臣多數持反對意見,卻有不少新進臣子上奏表分析通商之利,皇帝諸多考量後便派遣他們出這趟皇差。
然昨日京城卻來了八百里加急快報,身子向來健壯的皇帝竟突傳病情沉痾,消息一出,父子驚愕不已,連夜準備返京。
皇帝身邊有五子,長子代王為慧妃所出,性子暴躁、好大喜功,經常傳出虐下之事,為此皇帝曾經幾番訓斥,亦不見其改。
二子儒王亦為慧妃所出,好文風流,于朝堂之事漠不關心。
三子即為周旭鏞之父信王,為皇後所出,小時候身子骨不佳,只能待在屋里念書,但在太醫悉心診治後逐漸恢復,他有滿肚子學問,滿心治國想望,如今朝堂中人人都曉得皇帝有意立信王為東宮太子。
四子昏昧、五子平庸,其母身分卑下,不為皇帝與百官看重。
因此朝臣們心底清明,待帝王駕崩,王位必屬信王所有,可誰都沒想到,好端端的,皇帝怎會突然病重?
盡避信王父子遠離京城,卻不難猜出當中陰謀,代王早有不臣之心,他在朝中結黨、凝集勢力,這些年明里暗里對信王下的絆子多了,如今選在此刻起事,定是早有準備。
周旭鏞痛恨這種事,尋常家族中,兄弟鬩牆、爭產奪位,用的是手段心計,而皇位相爭卻要用人命、鮮血來交換,歷代以來,哪張龍椅下方沒有墊著無數白骨冤魂?
他不懂,王位有那樣誘人?值得父子、兄弟這般粉墨登場,輪番演出不止歇的鬧劇?他怨憤、他痛惡,五官在焦灼狂怒中扭曲,額頭青筋畢露,不由自主的攥緊拳頭。
要搶要奪,是那些野心家的事,憑什麼要把李萱給拉進泥淖中?他的心,狠狠地抽痛著,要是他多點能耐、要是他多幾分本事,他就可以帶著李萱遠遠的躲開這場禍事,但……他不行……
長這麼大,從來沒有一刻他這樣自厭過。
見他這般抑郁,李萱也蹙緊了眉心,對著鏡子打量自己身上的衣物,那是周旭鏞的衣裳,昨兒個連夜改小,今日已穿在她身上。
她原是不解,但經過一番思索,聰慧如她怎會解答不出疑惑?
看來王爺是打算讓她和此次也同行的爹爹假冒成王爺和二少爺,驅車入京掩人耳目,好混淆那些準備在半路攔截他們的匪徒,替王爺爭取包多的時間吧。
而二少爺那樣生氣,肯定是因為他無法反駁王爺,因為忠義仁孝那把大刀橫在頭頂上,迫得他只得低頭合作,對吧?
二少爺是個不肯屈膝的男子,王爺定然花了大把精力說服他吧。
李萱說不出心里頭那股滋味,像是醬醋糖鹽全攪在一塊兒,十分復雜。
她怕不怕?當然害怕!她想不想逃?當然想逃!
但是迫得二少爺低頭的那把大刀,一樣橫在她與爹爹的頭上,忠義仁孝幾個字,足以讓天底下的百姓乖乖交出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