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第96章

林叙去荣光厂支援的时候他们就听说过,自从林叙给荣光厂造出了导弹艇,上级的考核组专家组是一波接着一波,恨不能把那艘导弹艇给拆解了,以明白其中的奥妙。

之前林叙负责的猎雷艇也是如此。

通常来说,民船的吸引力要低一些,不过液化气船的地位不同,就目前而言,南江厂生产的散货船、集装箱船的订单依然以亚洲为主,而一旦液化气船造出来,涉及到工业燃料的运输,南江厂的市场恐怕能拓宽到各大洲。

市场是船厂需要考虑的东西,而专家们要考虑的,恐怕是液化气船建造过程中包含的技术。

程安民倒不是不欢迎专家,就是担心这些专家来了厂里,会先进行一波大拷问,林叙能不能顶住还是未知之数。

“林叙没问题的。” 施家望道,“咱们不用替他操心。”

“我一直觉得,他的方案能说服咱们厂里,能说服那些专家,他就已经赢了。”

程安民闻言点了点头,他指着摆在桌上的方案,“在他的方案通过评估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咱们厂能顺利接下一艘液化气船的订单。”

“只是造船不同于旁的,开头难,中间难,最后收尾也难,方案通过只是第一步,再往后,让林叙觉得为难的地方还有不少。”@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相信他就行了。”

程安民接到来自船舶总公司的电话后不久,评估LPG船设计方案的几位专家就齐齐来到了南江厂。

专家们比项目组众人动身更快,液化气船还没开始造,他们已经在看着项目组众人干活了。

第107章

建造

为了在专家们面前彰显南江厂的精神风貌, 吃过早饭之后,林叙一众人便到了工作岗位, 开始做液化气船的建造设计。

建造设计,则是真正要开始造船了,要将设计方案中的构想转化为现实,项目组成员依旧按原先的分工进行分组,将建造中的难点逐个击破。

“压力好大。”陈辽道,“听说来的都是造船领域的专家,还有高校里的专家,我有种被老师看着写毕业论文的感觉,我都毕业好几年了。”

听他这么说, 刚毕业不久的卢沛和张爱林苦着一张脸:“陈哥,别说了。”

“有个专家和我导师长得好像,我还以为是我导师来了, 后来一打听, 也没什么区别, 他确实是我导师的兄弟。”

“亲的?”一群人都探出了脑袋。

“亲兄弟。”张爱林道,“我最怕我导师了。”

小老头成天笑眯眯的看着听和气,一个问题砸下来,能把人砸懵。

张爱林原以为毕业了能离导师远一点, 结果导师没见着,见到了导师的亲兄弟,这和见到本人有什么区别?

主要是分来南江厂这两年,他觉得自己已经逐渐成长为部门骨干了, 再见到导师的话, 他觉得自己绝对会现出原形。

专家们不在的话,项目组一众人要散漫得多, 林叙是年轻负责人,对纪律抓得不太严,一众人只要齐心协力完成造船的任务就行,其他事情他几乎不插手。

一般情况下,大家会带些煮好的玉米芋头过来,一边吃一边坐着讨论。

项目组里没有典型的刺头,领导也不会把人往林叙这儿送,毕竟是造液化气船的重大项目,不能因为刺头的存在耽误了项目的整体进程。

专家们在,众人收敛了许多。

……

“这艘船的宽度比常规船要窄不少。”一位专家问,“怎么不考虑把船造得宽一些,这样稳定性更高。”

对方姓叶,是船舶总公司下属一家研究所的专家,林叙对对方的具体身份并不清楚,只知道厂长程安民也待对方相当客气。

林叙无奈道:“我们的船台宽度不够。”

这是受现实条件的制约。

之前造“南江”号散货船的时候,船台长度不够,故而将船头和船身分开建造,建完后再拼到一起。

散货船可以这么操作,液化气船却不行,只能将船宽缩窄,但与此同时,船建造时的稳定性难度变大了。

“所以你们把双层底改成了单层底?”叶姓专家盯着设计图,“这样重心更偏下,侧翻的可能性降低了。”

叶姓专家注意到,南江厂的船体设计图还不止做了这些改动,舱底由双层改为单层之后,就加设了倾斜的底边舱以及舷侧抗扭箱的横剖面形式,这样船体抗扭能力更强,安全性自然而然提升了。(注1)

叶姓专家于是沉默不语。

他来了南江厂,所以几乎是亲眼旁观了创想从面前这些年轻人脑海中产生t€€,无论谁提出了一个多么荒谬、多么天马行空的想法,其他人的第一反应都不是反驳它、去击穿它,而是先验证它究竟是否可行。

船底的改动,属于设计上的不得已而为之,客观困难摆在哪里,可既然船宽已经注定,他们只能从众多方案中筛出一条最可行的。

只来到南江厂几天,这些专家们就觉得,南江厂能交出那样的设计方案,这不该是件让人觉得意外的事。

而这只是船体而已。

做设计的时候,难度之一在于液化气罐的设计,项目组里来自液化气站的专业人士给了他们不少建议,一行人尝试了液化气罐的各种形状,一点一点地试验,最终确定了在船上造两个1500立方米的C形独立舱,形状是卧式圆筒形,液罐设计好之后,即卢沛、张爱林所在组的负责的液罐相应附件的结构设计。@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之前做设计方案的时候,两人所在的小组已经做好了规划,只是建造设计相比做设计方案的时候更细,因而这一步走得并不算快。

林叙也不敢让他们组的进度太快,液罐和相关附件的建造是一艘液化气船建造的重中之重,再谨慎都是应该的。

卢沛和张爱林这些新人刚负责项目时还有些生涩,慢慢地,他们也适应了在项目组里的节奏,液罐设计的周期相当长,在完成液罐的设计后,还要对液罐自身的强度和下水后的强度进行测试。

作为项目负责人,林叙并没有闲着,他们这一组进行设计的时候,林叙也跟过来,给了不少意见和建议。

“焊接工艺还好,咱们项目好歹有个焊接高手在,这一点上不用担心,但是支承构件的设计……有强度分析法的范例在吗?”

这个疑问一出,立刻难倒了在场不少人。

“没有。”

就连总公司那边过来的专家们,也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没听说过。”

“那就得自己算了?”

听到“自己算”这三个字,一众人齐齐露出苦笑:“接下来的时间,不加班恐怕都是运气好了。”

“就不能让人多过两天好日子吗?”

然而,抱怨归抱怨,该干的活儿还是得干,抱怨多的那个人,干活的时候通常还会相当卖力。

建造方案正式出炉以后,南江厂这艘饱含期待的液化石油气船终于投入了生产之中。

林叙越来越忙,用陈辽的话说,他整个人看上去好像老了有10岁。

船建造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部分都有林叙的参与€€€€对于南江厂众人而言,关乎液化气的部分原本是他们的知识盲区,可在林叙的带动下,他们学理论,学技术,硬生生把一个知识盲区学成了他们自身比较熟悉的知识点。

“鞍座强度要重新计算,我们的设计必须符合规定!”

“艏楼高度还要继续增加,往上,再往上!”

“再增加两个安全阀,1.1兆帕的!”

“监控装置和报警点,一定要设置到位了!!”

船建造时的环境着实算不上好,林叙一身旧工装,从一个操作间忙到另一个操作间,身上也是灰扑扑的模样,他自己却毫不在意。

卢沛张爱林这些之前没和林叙接触过的新人,到这时候也对他心服口服了。

项目组出设计方案的时候,他们就觉得,林叙的理论基础可以用强大这个词来形容,而到了建造过程中,他们更是发现,论对工序的熟悉程度、论操作能力,林叙居然也大大超乎他们想象。

他不仅是那种把握全局的负责人,他更是熟悉一艘船建造的每个流程、实践上同样无敌的专家。@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林叙本人并不专制,不会把旁人的意见丢到一边不用。

船开造之后,项目组每个人都很辛苦,卢沛和张爱林他们更是体会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工作强度。

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很辛苦了,然而某天,他们从澡堂回来,中途路过了办公区,就见林叙还沉默着看着设计图。

卢沛问张爱林:“林叙是苦行僧吗?”

他们曾经觉得林叙不懂享受生活,厂区装了一些娱乐设施,但他们几乎没有见林叙使用过。

可他们已经逐渐养成了习惯€€€€遇上难题先找林叙。

林叙总能给他们一种强烈的安定感,好像不管遇上什么问题,只要找到他,问题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然而,这份安定感的源头在哪里呢?

大概就来自于林叙的刻苦与认真,他比旁人多花费的时间组成了这份安定感,组成了旁人对他的充分信赖。

所以他们没必要笑林叙是苦行僧€€€€这艘液化气船的建造过程中,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一会儿要安装防爆设施,一会儿要关注空调通风系统的防火,一会儿又要在边舱设连通管……问题多到让他们这几个新人头皮发麻。

如果是他们遇上这些问题,他们恐怕都要躲得远远的,因为问题不是排着队出现的,而是一股脑倒进来的,任何人见了都会头大。

然而,因为林叙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没有人觉得慌乱,所有人的心态都很平稳,对他们而言,林叙就如同定海神针一般,他扎在那里,其他人就只需要专注手头的事情。

“我经常忘记林叙其实比我们大不了几岁。”

“他确实厉害。”

“我们那边的问题是结构和材料。”张爱林感慨道,“我去问他的问题,他都有问必答。”

项目上那些需要和厂领导沟通的部分,也都由林叙负责了。

张爱林卢沛他们常常想,林叙只有一个人,到底是怎么忙得过来的?

“你们不用为他担心。”陈辽笑道,“他不是第一天这个样子,林叙这人就是喜欢造船。”

“你看他每天开开心心的,一点没有不高兴的样子,这次负责这艘船,他心里特别满意,他就喜欢造这种有挑战性的船。”

时间一天天过去,南江厂负责建造的这艘石油液化气船也在逐渐成型。

建造过程中遇见的重重困难,都在一众人的努力之下得到了解决。

时隔许久,这艘船终于造完了。

从开始设计到建造完毕,耗时可谓相当长,但客观来说,这艘液化气船建造中的每一个阶段,南江厂都没有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

船舶总公司安排来的专家们全程见证了这艘船的建造过程,南江厂这边刚把船造好,专家们就和船舶总公司联系,说接下来的LPG船有范例在了。

从他们的角度,也很难挑出这艘船的毛病。

在目前的环境下,在国内船厂已有的条件下,南江厂造出来的这艘LPG船,已经达到了国内造船厂所能达到的最高标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条件摆在这里,不能要求更多。

当然,船虽然造出来了,林叙却并没有闲着€€€€这艘船的液罐支撑等购买了欧洲技术,那接下来他要做的,自然是将这些技术为自己所用。

在船检到来之前,林叙每天都在忙活这些事,他在办公室的时间很短,在一线的时间却很长,一般人去办公室都不太找得到他。

这天林叙正在对照文件研究液罐支撑技术,厂子最近在迎接船检那边的人,林叙懒得掺和,干脆对照这艘建好的船分析欧洲技术的要点。

天气很热,操作间里也算不上干净,林叙脸上流的汗都泛黑了。

忽然有人来喊他:“林叙,有人找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