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今天也在大声密谋 第71章

而除了拉着宗亲重臣们搞团建,皇家除夕宴上的另一出重头戏,就是由各国使臣进宫朝贺,向上邦皇帝献上本国最珍奇宝贵的物产,来营造万国来朝的盛世气象了。

因此,作为分管藩属国业务的鸿胪寺少卿,在这一年间大部分官员最轻松的日子里,萧扶光反而更忙了。

今天他不放心地再次拉着阿里不哥检查了一遍他的礼仪举止,又苦口婆心好说歹说地劝交趾国的小王子放弃了将一对艳丽的热带鱼标本献给兴平帝的打算。

真不能怪他多事,大冬天隔老远的他都能闻到那玩意儿散发出来的恶臭,外观就是再好看稀奇,那也不适合大过年的拿到皇帝面前啊。

交趾国王子抱着死鱼盒子遗憾地离开了,阿里不哥却还杵在原地,老神在在的,完全没有叨扰了主人家的自觉。

萧扶光转身就看到这人居然又坐下了,被迫加了好几天班的怨气瞬间爆发,没好气道:“明日就是除夕了,大王怎么还不回去好好准备。”

可惜柔然王的脸皮比棺材板还要厚,阿里不哥对他的眼刀置若罔闻,坐下后还熟门熟路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悠悠哉哉地品上一口:“世子换茶叶了?吃着倒是比之前的合口。”

萧扶光都要没脾气了,在他对面落座后也端起了茶盏:“是湖广新贡的团茶,大王要是喜欢,走的时候让书吏给您拿上几饼。”

“就说世子这里总有好东西。”阿里不哥就像听不懂他话里话外的逐客令般,笑眯眯地放下茶盏,“提到湖广,小王听说,上邦江南一带,近日似乎有些不太平?”

萧扶光脸色冷淡下来:“大王消息倒是灵通。”

见他动了真怒,阿里不哥赶紧解释:“并非小王有意探听上邦国事,实在是事出有因。”

“您也知道,小王因着是初来乍到,一直都交代族人深居简出低调行事,生怕行差踏错得罪京中贵人,又哪里敢到处探听消息。”

他说的都是实情,萧扶光神色渐渐缓和下来,示意他继续,于是阿里不哥又道:“昨日,豫章郡王府上突然给小王下帖子,说是邀小王过府一叙。小王想着与郡王殿下也算是有过前情,便赴了约,谁知席上王爷许是多喝了几杯,就把江南的事儿一气都给说了。”

“小王见情况不对,立马告辞离开了,只是当时另有几国使节还在席上,不知他们又是什么时候走的。”

豫章郡王?

三皇子?

萧扶光脑子里拐了个弯,才将这个陌生的封号和人对应了起来。

三皇子闻承旬在京中从来就是个透明人,就算是封了郡王,他也从来没有办过一回正经的差事,甚至就连他的郡王头衔,来头也都不是十分光彩。

就这么一个人,要权没权要名没名的,为什么突然跑出来掺和一脚?

一直到送走了阿里不哥,又细细将所见所闻写成书信递往东宫后,萧扶光仍是百思不得其解。

……

不过他不清楚不要紧,事件的正主却是一眼就看出了其中关节。

将手中的鹅黄笺纸反过来轻轻覆到桌上,闻承€€看向脸皮一天比一天皱巴的常喜,难为他还能笑得出来:“孤这三弟,平时看着不太机灵,胆识倒是一等一的,连玉石俱焚的招数都想出来了。”

三皇子突然发这种对他自己毫无益处的癫,当然不是因为他吃拧巴了。

这段时间,林家和他的胞弟五皇子越走越近蜜里调油,对他和冷宫里的贤妃不闻不问,这明摆着将他们当成弃子的态度,彻底惹恼了闻承旬。

他再傻再平庸,终究也是一位皇子,从小耳濡目染之下,当然懂得外家那些不能宣之于口的隐秘期盼和筹划。只是外家所求风险甚大,所以闻承旬以前故作懵懂无知,只安心等着林相布局谋算,若真能成就大业当然最好,若是不能,他也能一推四五六,半点责任不沾手。

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出使打乱了他的全部计划,自打从虢阳回来,闻承旬就明显感觉到外家已经放弃了自己,转而支持起了五弟。

对他而言,这是绝对无法容忍的背叛。而他做出的反击,就是尽量给他的好外公和好弟弟招惹到尽可能多的注意力和猜疑。

所以就有了豫章郡王广邀各国使节,齐聚王府饮宴畅谈国事的荒唐一幕。

“真是一出好戏。”被迫围观了一场狗咬狗的太子殿下淡淡的评价道,“只是孤没工夫理会他们。”

常喜看着他眼下的乌青,心疼道:“您忙活了这些天,真的应该好好休息了,剩下的布置就交给老奴来吧。”

闻承€€笑笑:“不急,待孤再看看京城布防图。”

虽然心里不是十分赞成主子这么废寝忘食,常喜还是乖乖地让人抬来萧世子送给殿下的那副精致的京城全景图,现在这玩意儿上面已经被太子插了不少小旗子作为标记,看起来更像是某种军事用品。

闻承€€打量了一会儿,拈起一面红色小旗,慎重地插了上去:“除夕宴后,替孤约靖远侯叙话。”

*

比起六百里加急,朝廷邸报的速度要慢上不少,在过完小年后,京中大小官员才陆续知道了江南的事情。

据说是今年夏秋雨水过于充沛,长江中下游洪涝频频,江南地区除湖广受灾最重,就连庐州府至松江府一带也颇受影响。

当地官员为了政绩,不仅向朝廷瞒报受灾的事实,还强行向百姓征收了一波夏税,至于秋税,他们实在是榨不出来了,不然也不会惊动朝廷派钦差下去催缴。

钦差们一去,倒是正中地方官的下怀,纷纷打着钦差的名头下了死手摧税,将现成的一口黑锅扣到了钦差的头上。

所谓“催税”,远远没有听起来那么温和。

衙役和官兵们为了完成任务,拿走百姓赖以为生的耕牛和来年的种子都是轻的,发生争执后动起手来可不会管人的死活,一来二去间,难免葬送几条人命。

百姓们在这重重盘剥之下,发生几起围堵官衙怒杀钦差的案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鸿禧楼里,宋如渊正在出神,他身边的同僚浑然不知,还在眉飞色舞地小声蛐蛐:“啧啧,听说陆大人是被暴民围起来活活打死的,死后还被扒光了衣服,吊在府衙的公堂之上,等官军夺回府衙后才把人解了下来,据说解下来的时候他脖子上只连着一丝肉皮儿,差点就连个全尸都落不下。”

也真是难为他的消息如此灵通,年前他们主簿司的人都被关在詹事府里出不去,除了几件要紧的大事,对于外面的消息宋如渊是一问三不知。江南的情况,他也不过是通过邸报才略微了解到一点。

而同僚提起的陆大人,正是当初和他们一起进来的三位通事舍人之一,后面办错差事被逐出了詹事府,没想到居然又被派回江南了。

八卦完一波后,同僚拿胳膊肘拱了拱他,神神秘秘地:“听上头的大人说,陆大人是因为得罪了太子,才被派到江南送死的。不过我觉得太子殿下不像是那种小心眼的人,简文你觉得呢?简文??”

同僚的再三呼唤之下,宋如渊勉强找回了神智,驴头不对马嘴的回了句:“诚如张兄所言。”

张舍人都要被他这明晃晃的敷衍给气笑了,大手毫不留情地朝他肩膀一拍:“你这几天怎么魂不守舍的。今日可是主簿大人做东,你千万得精神点。”

休朝之后,太子詹事府也放了大假,为了庆祝他们这些新进的属官们终于可以出府放风,柳主簿特意做东,在鸿禧楼定了一桌最贵的席面招待他们。

宋如渊笑笑,谢过同僚的好心提点,强打着精神应付起这顿饭,席间少不得被灌上几杯。

柳主簿是北地出身,爱喝辛辣性烈的高粱酒,宋如渊本来就量浅,几杯烈酒下肚之后只觉天旋地转,晕晕沉沉地就趴在桌子上睡了过去。

等他再有意识的时候,席都已经散了,他自己则是被张舍人和一个书吏架在肩上往外走,张舍人一边走一边和柳大人打包票:“您放心,下官一定将宋大人平平安安的送回去。”

接下来柳大人又交代了些什么话,只是他意识还有些迷糊,隐隐绰绰地听不太真切。

知道张舍人这是要送自己回家,宋如渊也就安心地被扶上了马车,靠坐在车窗旁边,借着冬日的寒风醒酒。

不多时张舍人也上车了,看着他似真似假地抱怨:“你倒好,三杯酒下肚就人事不知,留我一个被柳大人拉着灌。”

宋如渊朝他歉意地笑笑,依旧转头看向窗外,他现在实在是提不起精神来应酬。张舍人也不计较,坐稳后吩咐了一声,车夫鞭子一抖,马车缓缓行动起来。

看着窗外渐次倒退的街景,宋如渊还是有些恍惚,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他还是难以接受,关九,居然就那么莫名其妙的死了,就那么惨烈地死在与自己一墙之隔的地方。

围绕关九的死,外面流传着各式各样的谣言,宋如渊一个都不信。

外人不知情,但他可是清清楚楚地知道,关九是被怀王看上的人,又怎么可能会和太子扯上关系。

而且如果真是太子所为,那关九是绝无可能如他家人所说,绕过东宫铁桶一般的防卫,将书信递到同乡手上的。

再说了,关九来京城之后一直深居简出,除了自己,他哪里还认识别的同乡。

等等,一个可怖的想法划过宋如渊的脑海,吓得他瞬间坐直€€€€对啊,除了自己,关九哪还有别的同乡?!

另外,这辆马车,怎么走的好像不是他回家的路……

“终于发现了?”张舍人的声音从他背后响起,熟悉的音色却无端透出森森寒气,“简文兄,关相公的绝笔信,当然是您这位詹事府当差的好同乡,冒死替他送出去的啊。”

宋如渊后背一僵,缓缓转过身体,看向变得陌生的同僚:“张大人,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马车已行至外城,下一刻就能驶出城门,眼见就能大功告成,张舍人也乐意大发慈悲让他做个明白鬼:“您不明白不要紧。不过现在京中流传着一句诗,您一定听说过。”

他靠近宋如渊的耳朵,一字一句的念了出来:“清泉鸣玉珂,冯夷何自苦。”复又一乐,“据说此诗是先贵妃遗笔,讲得正是她和太子的**丑事。”

宋如渊早在听到前几个字时,便心头巨震,听完他说的全部内容更是如坠冰窟,呆呆道:“不可能,那分明是我在罗家看到……”

“嘘€€€€”张舍人将手指抵到嘴唇上,发出夸张地嘘声:“您看,您就是知道的太多,还管不住嘴,这才招得我主子不快活。”

说完他不再废话,抬手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物什,朝着宋如渊招呼了上去。

宋如渊在意识消失前的最后一秒,便只看到了同僚那张挂着兴奋诡笑的大脸,越来越近……

越来……越近……

第92章 流言(四)

除夕。

辞旧岁,迎新春。

一年一度的天家盛会如期而至,喧嚣热闹一如往昔,仿佛入冬以来就一直笼罩在皇城上空的重重阴霾从未存在过。

席间宗亲重臣们觥筹交错,心照不宣地把江南的破事撂到一边,后宫的妃嫔命妇们环佩叮当,完全没有人会不长眼色的提起太子选妃之事。

整整一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夸张到有些虚假的笑容,生怕自己破坏了喜庆祥和的氛围。

今天靖远侯一家仍然受到了内监们隆重的款待,不过这一回萧扶光因为领着差事,就没和父亲坐到一起,而是与藩国使臣们一起坐到了偏殿里。

柔然王还是那么没脸没皮,熟练地抢占了最靠近他的位置,坐下后就盯着他席面上一看就是内监额外孝敬的那个黄铜锅子啧啧有声:“不愧是世子爷,就是比其他人有脸面些。”

对于他的调侃,萧扶光浑不在意,大冷的天能吃口热乎的比什么都强。

他不仅不以为意,还作势“威胁”道:“大王既然知道,那还不赶紧讨好讨好本世子,待会儿还能分你一口热酒。”

没错,宫宴就是这么坑爹。

正殿里紧挨着皇帝太子的皇族嫡支和朝廷大员们当然是热酒热菜应有尽有,偏殿无人问津的远支宗室和虚职勋贵却常常连口热茶都混不上。

反正席间伺候的小黄门吃定了这些人不敢差评,那肯定就怎么方便省事怎么来咯。所以,其他人能每桌有壶酒就不错了,想让宫里的这些爷给他们大费周章的温酒是不可能的。

不过阿里不哥在北疆那种苦寒之地长大,对他来说喝冷酒才是正常,温酒是弱唧唧中原人才会有的穷讲究。

但萧世子难得肯给他几分好脸,他也不会在这种时候扫兴,立马拱拱手,做出求饶的样子:“是小王多嘴了,还请世子爷大人不记小人过,好歹赏我一口酒吃。”

萧扶光一乐,旁边伺候的小黄门知情识趣,过来先是给阿里不哥斟了满满一杯温热的玉泉酒,又在门口拦住一个端着酒壶往前面正殿去的宫人:“好哥哥,这壶热酒先饶了我,烦您再回去取去。”

那被半路劫了酒壶的宫人横眉竖眼张口欲骂,冷不防瞥见了他后面穿着大红世子朝服的萧扶光,连忙改换了脸色,笑着过来打了个千儿:“原来是萧大人要酒。只是不凑巧,奴才是在前面伺候几位将军的,壶里面装的都是烈酒,恐怕您喝着不顺口。烦您等一等,奴才现在就回去取玉泉酒去。”

萧扶光微笑着从小黄门手上接过那壶酒,随手放到阿里不哥的桌上:“不用劳烦了,这酒是给大王的,烈一些才好呢。”

那宫人这才注意到一旁的柔然王,虽不认得阿里不哥,却也因为萧世子的缘故冲他笑了一笑,才躬身退下。

要说一开始阿里不哥还有闲心调侃,如今见随便一个内侍都对萧扶光极其恭敬殷勤,在震惊的同时,也让他不得不重新考量起靖侯世子在太子面前的地位来。

其实闻承€€考虑得再周全,最多也就是吩咐常喜打点好席面上伺候的奴才。他又没傻到把萧扶光提溜出来当靶子,怎么可能折腾到阖宫上下都知道他格外重视靖侯世子的程度。

那个被拦住的宫人,则单纯是因为曾经在甄进义手下做过事,见识过世子爷在他们甄爷爷面前的派头,所以才会上演刚刚那出无缝变脸术。

看着柔然王脸上越来越凝重的表情,萧扶光端起茶盏掩住嘴角的坏笑,真相如何不重要,能唬住这人就是好事。

接下来一段时间,阿里不哥果然消停了很多,不再若有似无地试探,言语间也慎重了起来。

萧扶光得了清净,也没忘记正经事,刚远远见到一个六品太监模样的人从外面走过来,他蹭一下站了起来,提醒各藩国使节:“时辰差不多了,大家收拾收拾吧。”

使臣朝贺的环节其实没什么看头,在座的都是大雍最顶层的权贵,什么旷世奇珍没见过,几个蕞尔小国举国之力献上的珍宝,连让他们抬一抬眼皮的资格都没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