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笑两声,转而说起旁的话,没两步走回船边,就此别过。
回去路上经过熟悉的红树林,两人停下船拿了网兜,预备速战速决,捉两只海鸭,逮几只螃蟹就撤,晚上回家做个海鸭蟹肉煲。
第103章 【加更】
船板上捆了两只蔫脑袋的海鸭子, 唐大强把六个海鸭蛋小心挪进一只竹筐,海鸭蛋是意外之喜,他们没打算专门去捡, 结果正好遇见了,便带了回来, 身后还有八只大青蟹在桶里乱爬。
钟€€看看天色,同唐大强说自己想下海一趟。
“我打算下去两趟, 一刻钟一趟, 瞧着有好东西就捡上来, 没有就算了。”
唐大强早在来时路上就听了他打算,嘱咐道:“要是深水里冷就赶紧上来,别逞能, 这里毕竟不常来,你没那么熟悉。”
海底和陆上一样都有地形的说法, 不仅有隆起的礁石山, 也有突然凹下去的海沟,神出鬼没的漩涡,想靠着下海潜水混饭吃,水性好是最基本的, 还需有好头脑、好身手,乃至好运气。
钟€€很快跳下水,唐大强守在船边等他上来,坐了一会儿又想起什么, 起身去翻出陶灶烧上火, 掰几块船上常备的老姜头煮姜汤。
船下深海,钟€€在三丈深左右的地方停了停,随后缓慢下潜到六丈左右的地方, 周围明显要比浅水处暗上几个度,他睁大眼睛,专心找起海参。
这次无论是螃蟹、龙虾还是鲍鱼,都没能让他分心去捉,一条黑白花的海蛇缩进一个洞口,钟€€只好放弃这一小片区域,免得被海蛇当成威胁,冲上来咬他一口。
海参的颜色很容易和所处环境融为一体,水流让人眼睛凉而泛酸,钟€€几乎是一寸寸摸索过这片陌生海底,成功收获了五个花刺参,三个小些的红海参。
还是太少,不过上次那么多,全因他接连下海五次,这次时间有限,只得下来两次,也没办法。
他调转方向,看见疑似海参的东西就用铁夹去戳两下,结果不小心戳到了一只变了色的大八爪,它挥动着触手逃窜,不忘喷出一股浓浓的墨。
钟€€后退避开墨汁挡住视线的地方,行到一片珊瑚附近,找到另外两只红海参,到这里他不得不开始上浮,出水时第一眼就看见了坐在船边的二姑父。
“你是直接下去还是上来歇歇?”
“不上了,今天暖和,水底也没多冷。”
唐大强伸手接过钟€€递来的网兜,往里一瞧,笑道:“收成不错。”
钟€€抹一把脸上水,不然水珠子都挂在睫毛上,搞得他睁不开眼。
“还成,我再下去一趟。”
说罢憋一口气沉入水中,船上的唐大强把海参放好,给他盛一碗姜汤出来晾凉。
钟€€方向感不差,不然早在海里迷了路,再度下沉到深处,拨开几丛高高的海草,惊走躲在其中的小鱼,他用夹子轻轻敲了下路过的扇贝,在扇贝掠过的沙地附近看见一只趴着不动的大石参。
收入囊中后继续在附近搜寻,海参和海参之间不会离得太远,不可能方圆大一片只有一只参。
他耐心观察,又得了三只石参,丢进网兜。
转过身换个方向游出一段,目之所及看见了好几种颜色的海蛞蝓,这东西本身没见过有人吃,大概因为颜色太艳,像是有毒,但产的卵绿油油的,也有点像海菜,海边叫做“海粉丝”,偶尔从海里冲到海滩上的竹竿、石头上会附着一坨,揪下来晒干能保存很久。
以前钟€€不知道“海粉丝”是什么,因海蛞蝓又不会在岸上产卵,没人看得见,还是后来成了半大小子,贪玩下海,在海底见到了海蛞蝓在石头上留下的痕迹才知。
海粉丝也少有直接吃的,咸里带腥,并不好吃,一般是煮汤当药喝,说是可以治咳嗽和瘤子,前者钟€€看见过治好的,后者还真没怎么有,估计就算是想治,也不能只靠这一样东西,还得拿去医馆让郎中入药调配。
他扒拉走前面小小的海蛞蝓,在心中暗暗祈祷今天也能遇见黑狗参,一只顶别的十只,可惜有些事也不是次次如愿,复捞了两只红海参,且在收工前碰见一群花刺参,选肥的尽数捞起便结束。
爬回船上,简单擦了擦头发和身上,他接过姜汤一口喝干净,继而披上外衣。
海参在浅浅的海水里挤作一团,各个刺大肉肥,钟€€凑过去清点收获。
十六个花刺参,按照重量算,一斤大概有三个,加起来五斤左右。
七个红海参,只能凑到一斤多,四个石参,有个一斤半。
依着上回裘大头的要价,这些卖出去他能赚个十两出头的银子,因只下了两趟水,好似也不差。
姜汤入胃,浑身都热乎起来,回去的路上他来撑船,让二姑父在舱里打个盹,水上人都是起大早的,他年纪小撑得住,但一般人都会在晌午小小歇一觉。
唐大强确实困得很,也没推辞,进船舱躺下,没一会儿就传出鼾声。
……
在白水澳靠岸时算是傍晚,钟春霞早早在船上候着。
“你们来回跑这么远,竟还有空去捉海鸭子。”
她见相公和侄子带着两只鸭和一桶蟹回来,就猜到他们又去了那片红树林。
“那地方被你们说得这般好,我听着也想去了。”
“还有我,我也想去!”
唐雀在后面插嘴。
钟€€笑道:“也不是多远的地方,既想去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去,哪日得了空,一家一艘船,说这话就到了。那边好些海鸟,海鸭子满地随便捉,螃蟹比赶海时海滩上遇见的大多了,泥里还能翻出龙虾,等天再热些,林子里有海桑果能摘来吃。”
海桑果是一种长在红树林里的绿果子,盛夏时成熟,能生啃也能炒菜,没熟透的时候是酸的,熟透后能从酸里品出甜。
钟春霞看一眼自家眼巴巴的小哥儿,无奈道:“你快少说两句,你信不信这哥儿今晚都睡不着觉,做梦都梦见吃果子?”
唐雀岁数也不小了,脸皮薄,瘪嘴道:“娘,你又说我!”
说完就走进舱里去了,只给他们一个后脑勺。
“这孩子,越来越不懂事!”
钟春霞抱怨一句,唐大强则道:“阿莺这个岁数时不也这样,过两年就好了。”
长辈管孩子,钟€€可插不上话,不过他把去红树林这事记在了心里,想着确实该找日子带二姑出去转转。
他和苏乙尚没孩子,走得潇洒,即使有生意在,有事去不成时也能拜托二姑帮忙照看,反过来,二姑却极少让他们帮什么忙。
“我说真的,也不用等太久,下个月不就是海娘娘诞,到时大家都得歇上个一两日,咱们不如就直接从平山岛去红树林,回来晚些就晚些,人多也不怕,退一步,真要是赶不回来,大不了去鱼山澳借着停一夜船。”
他朝舱里喊一声,“阿雀,听见没?”
“听见了!”
唐雀很快回应,听声音就知又开心了。
唐大强也乐意带着家小去松快松快,他见钟春霞好像有些犹豫,开腔道:“阿€€说的是,那红树林离白水澳、鱼山澳都不远,咱们要去的话,竹哥儿肯定乐意跟着,到时再问问老三、老四两家去不去,要是都去最好,一大家子多热闹,也能多和竹哥儿说几句话。”
到底是在一起过了十几年日子的人,唐大强最懂得如何说服钟春霞,一听可以多和自出嫁后聚少离多的小弟多待一阵子,钟春霞很快答应。
说完闲话,钟€€从二姑父家的渔船上下来,提着海参、鸭子和分到手的螃蟹回家,海鸭蛋他没要,家里不缺蛋吃,什么煮鸡蛋咸鸭蛋,想吃何时都有。
到了家中,见夫郎和小弟都不在,猜测可能是去了石屋那边去,他犹豫半晌,没跟着去石屋,而是烧了些开水,先把鸭子杀了。
待苏乙牵着钟涵回来,鸭子都剁成快在锅里炖着了。
“你回来了。”苏乙语气惊喜。
“好香哦!”小仔则一脸陶醉地闻味道。
钟涵松开苏乙的手,几步后扑进钟€€怀里,钟€€揽住他后背拍了拍,苏乙也眼睛亮亮地望过来。
“何时回的,锅里做了什么?闻着炖了有阵子了。”
他边说边走去堂屋的脸盆架,想舀水时发现里面已经放好了干净水,浅浅一笑,搬过小凳子让钟涵踩着洗手。
“回来路上去了趟红树林,和二姑父逮了两只鸭子还有些螃蟹,做个海鸭蟹肉煲。”
钟€€答罢,看小弟洗完了,扯下布巾给他擦手。
“我还下水捞了些海参,不太多,鸭子要久炖才好吃,螃蟹我也收拾好了,你看着火候差不多就放进去,我趁这工夫去乡里一趟,趁早把海参送去卖了,趁早没心事。”
要不是考虑到海参养一夜可能会吐肠子变小,他不得不今日去怡香楼送货,其实在海上时完全可以多下水几趟。
“你这刚回来又要走。”
苏乙觉得他太累,要不是去处是怡香楼,他都想帮着去送。
“你不也出摊回来又去石屋,忙完了下来,想挣钱不就是这样不得清闲,不过我只是送去放下,拿钱回来罢了,来回也就半个多时辰。”
“也好。”
苏乙给他整整后衣领子,抬步送他出门。
“等你回来正好吃饭,今晚早些休息,睡个好觉。”
第104章 眼疾
过了秤后, 花刺参有个五斤二两,红海参一斤四两,石海参一斤半, 裘大头算了算账,咂咂嘴道:“这回实是有些少。”
而且还没有黑狗参, 上回他从黑狗参里很是得了一份利,现如今再看这些个寻常些的海参, 竟还看不上了。
可见人的胃口都是越养越大。
“原不是专门去的, 想着离岸太远, 要赶在天黑前回来,不敢多在半路耽搁。”
钟€€同裘大头道:“过两日我再下几回水,凑个二十斤再送来。”
他也想趁黄鱼渔汛来之前再挣一笔, 之后少不得有阵子起早贪黑,再没这个闲心了。
“那就行, 我等着你。”
裘大头跟钟€€解释, “多少咱们都有得赚,不是我嫌少,实是你不知那些个老爷官人的,包括楼里的管事、后厨的灶头催我催得多紧, 还有那欲讨恩客欢心的姐儿哥儿求到我这里来,想提前定上黑狗参,我手里却哪是说有就有的。”
但他实则受了上回饭桌上詹九的启发,学着吊起这些个客人的胃口, 预备再把黑狗参的价钱加高些。
且因怡香楼掌灶的厨子手艺不差, 几道海参菜都做得滋味上乘,配得上价,便引得那些人更乐意掏银子买去吃, 怡香楼也乐得从钟€€这里拿货,当中亦能给裘大头漏一层油水。
“你在此处等上一等,我去喊灶头来看货。”
没多久他带人回来,三人一番嘀咕。
按理说开了春后海参价钱回落,比不得腊月里价高,但因钟€€送来的都是鲜活好参,大而肉厚,做成菜半点亏不了。
灶头也想多分些银钱,便说他去开口寻管事,就说这批海参品相难得,还依之前腊月里的价收,这么算下来总共是十四两七钱的银子。
裘大头拿了三两半走,剩下的皆给了钟€€,钟€€又把零头的五钱也给他。
对于裘大头这等市井人,钱财上不能短了他,宁可多舍些小头出去,裘大头倒也客气,愣是推让两回,只拿走二钱,给钟€€留了三钱零头。
“实不瞒你,我偷闲出来这一会儿,是寻了旁人替我在楼里看场,回去后少不得还得请他吃口酒,这二钱只当是给他的酒钱。”
说罢将银子揣进怀,往钟€€跟前凑一步,低声问:“上回予你那香膏用着可好?我近来手里得了些新货,香味更多,更有妙处。”
在怡香楼里做事,成天听的、见的都是这档事,他说起来也毫不害臊,有此一问也是他算算时日,觉得以钟€€血气方刚的岁数,怕是早该用空了罐。
钟€€干咳两嗓,“倒是……还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