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哥儿还没买过胭脂,这也没法看,胭脂都盖着盖子。
陆柳有一盒胭脂,他找到了一样的盒子,指给顺哥儿看。
“大峰给我买的是这种。”
一样的盒子,摆着一排。
柜后的伙计说:“你们真有眼光,这是我们铺子里卖得最好的胭脂了,别看量少,一年才涂抹几次啊?买一次用好久,这胭脂打开盖子就能闻见花香,颜色正,指尖沾一点,能抹半张脸,耐用又好看!别看别的盒子大,但用起来真没这个好。”
陆柳问他:“能看看里面的颜色吗?”
伙计拿来打开看,摆在前面的货,客人真心要买,是能看的,要是穿得富贵点,别说看,上手试都行。
今天掌柜的不在,他看陆柳有这个胭脂,这两口子还说好了一定会给弟弟买一盒,他也给人手上抹一点,看看颜色。
是给顺哥儿买,就抹顺哥儿手上。
胭脂很红,抹开以后,颜色会变淡。
顺哥儿想着,他跟大嫂住一起,买一样的颜色实在浪费,就选了抹开以后像桃尖尖的红胭脂。
拿到手里,他细细看,认出来木盒外刻着的花纹是桃花。
桃花胭脂,他喜欢。
黎峰再让陆柳挑一盒口脂。
陆柳心中期待,选起来却犯了难。
他都没打扮过几次,根本不知道他适合什么样的口脂。
伙计看一眼黎峰,又给他拿了好口脂出来。
“这个口脂可以吃!”
陆柳:“……?”
伙计说:“抹到嘴上好看得很,提气色又漂亮,还能吃,要是舍不得擦掉,就吃了。”
至于怎么吃,谁来吃,他没说。
这话听在陆柳耳朵里,就是:舍不得擦掉,那就亲个嘴儿。
陆柳:“……”
好不正经的口脂。
黎峰掏钱买了。
顺哥儿眨眨眼睛,看看他俩,这两口子没红脸,他这个小哥儿红了脸。
口脂比胭脂贵一些,一小盒要了七十文钱。能吃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陆柳兜里也有钱。和顺哥儿一样,他在家里干活,娘也让他留些私房钱在兜里。
家里银子,他不好拿着使,就用私房钱,想买什么买什么。
他在山上没什么花销,身上有个三钱银子。
他给哥哥买了胭脂和口脂。他看哥哥也没打扮过,上次去寨子里,他拿出胭脂来,哥哥都不会用。
这儿花了一百二十文钱。他还要给娘买个猪肚吃,他之前答应过娘,攒了钱,就给她买猪肚吃,来了县里,就把这事办了。
如此算来,还剩一百多文钱。
哥哥待会儿要去陆家屯,他好久没回家,家里肯定舍不得割鲜肉吃。他想了想,两个爹还没吃过猪肚,他也买个猪肚好了。
这样一来,手里能剩二三十个铜板。
他问黎峰:“大峰,你想吃什么?有想要的吗?我给你买。”
黎峰说:“给我买个咸鸭蛋吃。”
陆柳噎住:“你别赌气,这不是还没分蛋吗?你还想要什么?”
黎峰什么都不想要,带他去蜜饯铺子。
陆柳的酸梅吃完了,酸萝卜也见底了。现在拿山楂解馋,怀着孩子,不能吃太多山楂。他克制着,一片山楂干嚼好久,实在可怜。
今天多买一些酸梅,他看见有酸枣糕,也搭着买了三斤。
黎峰之前来过蜜饯铺子,他带两个弟弟来的。
他们家那时穷,两个弟弟都没吃过甜的零嘴,他说来买糖吃,进铺子以后,身上的铜板买不到二两糖。
十个铜板掏出来,只一小块。掰碎一点,他们都要用手心接着,吃完那点甜,还要把手心舔好几遍。
那次是买的龙须糖。
他如今识字了,看见了价格,这玩意儿真是贵。他这辈子不再吃第二回了。
陆柳还看着他呢,见他眼神巡视一圈,在龙须糖那儿看了好久。
他还没认出“龙须”二字,但认得糖和标价。真贵呀。
顺哥儿在他耳边小声嘀咕:“我大哥以前过来,只买得起一块。”
陆柳就给黎峰买龙须糖吃。
他身上铜板不多,没法子雨露均沾,为了避免出现“二糖杀三人”的情况,他就买一块,给大峰一个人吃。反正他跟顺哥儿都有胭脂和口脂。
黎峰不要这个糖,陆柳围着他撒娇求求,都举到嘴边了,一定要让他吃。
街上行人来来往往,黎峰突然不好意思,一口吃下,嘴里还没品出味道,心里就甜开了花。
他笑了,陆柳也软软笑起来。
“大峰,我以后还给你买糖吃。”
他会再攒攒钱,下次来县里,还这么置办一回。
这头结束,他们去铺子里,跟陆杨汇合,结伴出城,去陆家屯。
陆杨收了胭脂和口脂,一时感动,眼圈都有些红。
“你花这个钱做什么?不能吃不能喝的,白费银子。”
陆柳挨着他,抱着他胳膊,跟他咬耳朵:“这个口脂可以吃掉,你要是舍不得擦掉,就把它吃了。”
他相信哥哥听得懂的!
买来这些不能当饭吃的东西,图个开心嘛。
陆杨突地笑了,捏捏他脸蛋:“胆子真是肥了,还敢打趣我。我涂你嘴上,看你怎么吃。”
陆柳笑嘻嘻捂着嘴巴:“你不能给我涂,我有大峰啦!你可以给哥夫涂,他一定会让你涂的!”
陆杨微抬下巴:“那是当然。”
他很是期待,要抓紧办完事,今晚回家,就给状元郎涂口脂,他要吃掉!
第100章 亲人
陆杨回陆家屯有事, 到家以后,跟两个爹打个照面,就让弟弟跟他们说修房子的事, 他拿上些碎布料, 还有两斤肉,去大伯家坐坐。
家里情况比以前好很多,只是两个爹太过老实,在亲族中的人脉还没搭建起来,要请帮工的事, 还是找阿青叔帮忙看看。
他没提前说,家里三个劳力都不在, 两个嫂嫂迎他进屋。
陆杨看见二堂嫂的肚子都大了,他笑眯眯说恭喜, “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前阵子我还见过二柏哥。”
二堂嫂面上喜气洋洋,她说:“前阵子月份小,我们这儿月份小都不声张,还说下回去县里, 就给你说一声的,没想到你回来了。”
她大着肚子,不出门。
大堂嫂就出去叫家人回来, 差不多也中午了,不差那点活。
陆杨在堂屋坐,二堂嫂给他泡糖水喝。
陆杨往前十几年喝过的糖水, 加起来都没今年多。
今年喝药, 每天都要喝点糖水过过嘴。他这两个月喝腻味了,会用茶水过嘴。感觉糖水喝多了,不如喝茶水舒坦。
从府城回来以后, 他更爱茶水了。那个什么状元高升茶,真是好喝。
可惜量少,还贵。喝完了,他短期内不舍得买。
没坐一会儿,大伯家的人都回来了。
阿青叔还没进门,留陆杨吃饭的话就传过了过来。
陆杨起身迎两步,笑容满面,话语声亮:“今天就不在这儿吃饭了,我好久没回来,这次跟我弟弟一块儿回家了,等下回去吃饭就行了。”
大伯一家都知道当年送孩子的事,苗青还当街认出陆三凤,把这件事拿到了台面上说。他知道面前这个是陆杨,大家心照不宣,谁也没拆穿。
说起弟弟,苗青也顺道问了一句。
陆杨跟他笑道:“我弟弟也怀上了,三个多月了,胎稳了才去县里看我,这不,他们回山寨,我正好有空,就回来看看。”
寒暄两句,陆杨又一溜儿叫人。
大伯跟两个堂哥也回来了,大堂嫂还说做饭,陆杨不留饭,就一圈儿倒茶,大家坐着说。
农家没有什么糕点,他们晒了些红薯干,去年晒的柿子饼还有些没吃完,都拿出来,让陆杨都吃点。
陆杨不爱吃红薯,拿了一枚柿饼吃。
自家晒的柿饼,颜色偏暗,外面挂霜均匀,入口软糯香甜,口感很细腻。陆杨吃着不错,不跟他们客气,拿几个带上,待会儿给弟弟吃。
这个柿饼吃完,家常也聊得差不多了,他直说正事。
“阿青叔,我那儿忙不过来,想再请两个人到铺子里帮忙。平常也没别的事,就揉面做馒头,再学学怎么做包子、炒酱,店里还搭着卖菜,最好嘴皮子伶俐些,性子外向些。之前说过会再拉拔拉拔亲戚,这两个人最好是同一个性别,要么是两个汉子,要么是两个小姐儿,要么是两个小哥儿,只剩一间空房,不同性别住不开。再叫两口子过去住,也不大合适。”
住两家人,就会有摩擦了。各方面条件一样,攀比竞争都方便,成天一个屋檐下住着,很快就跟妯娌一样,说吵就吵起来了。
放几个未婚的小哥儿小姐儿就行,陆林管得住。
苗青先是应下,再是琢磨。
能去县里干活,他肯定想先把自家人塞进去。他家林哥儿到了县里,半年多就脱胎换骨了一样,说出去谁不羡慕?
但陆林是嫁出去的小哥儿,说起来是张家人。他们自家还没谁在县里干活。
他们平常在家收菜、收鸡蛋,这是零碎散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