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263章

谢岩要出去玩。陆杨昨天说好带他出去玩的,他现在就要去,走外头去献宝,看见的人,都知道他们是一对儿。

陆杨问他要去哪里玩,谢岩即刻回答:“戏园子!”

他仔细听了,陆杨还没带弟弟去戏园子,他要跟陆杨去。

陆杨一听就笑了,憋几次没憋住,领他去看戏的路上还在笑。

左右邻里看他俩打扮得齐整,都问他们去做什么。

谢岩没怎么跟邻居来往过,他说:“我带我夫郎去看戏。”

这不年不节的,看什么戏?

谢岩心想:当然是戏园子演什么戏,他们看什么戏。

嘴上却说:“看《天仙配》。”

陆杨又笑了。

这呆子,真是可爱!

第124章 夫夫相

九月里, 山寨忙碌又红火。

正是菌子丰收的季节,寨子里的人都结伴往山上去。

新村那边都很多人去山里,成群结伴的, 很多人天没亮就出发了。

入秋过后, 各家媳妇夫郎还抽空做皮制品。

今年的皮制品有销路,陆杨的铺子里要一些,黎峰还想拿一些到码头那边试卖看看。

他们这里的皮制品不多,跟草原商人没得比。数量少,不往外头大批卖, 就卖给在码头摆摊子的人。等天冷一些,皮衣防风, 看有没有人要买。

陆柳不愿意落后,家里琐事忙完, 他赶着做棉衣,还惦记着印书的事。

黎峰这次回家,带了个采药郎中回来,说是教他们认草药的。

他们家里满当, 房子大,却住不下人了。王猛家有地方,陈酒又实在不会说话, 怕他得罪人,就把这个郎中安顿到大强家里住。

郎中姓胡,约莫三十岁, 留着小胡子, 看着很强壮一人,平常到处收药,做游方郎中, 没怎么坐馆。

姚夫郎快要生了,给胡郎中一顿好饭好酒招呼着,让人再摸脉看看。

几家住得近,王猛听说了,也把人请到家里,给陈酒看看。

黎峰看陆柳好好的,本来没想请郎中来,一看他俩的夫郎都诊脉了,他立马也去把胡郎中请来了。

陆柳一看,还想叫这郎中给他哥哥摸摸脉。

胡郎中:“……”

他来是有事的,休息一天,就要上山去。

黎峰把他带回来,以后还要做药材生意,自然要陪同。

说好了,药材生意会多分红给寨主家,这次就把寨主家的两个儿子一起捎带上了。

再有他们合伙的四兄弟,把大强一起叫上。

二黄好久没上山,黎峰把二黄带走了。

威风还小,暂时留家里。

陆柳看他好忙,又要早出晚归了,就去跟娘一起收拾菌子。

顺哥儿最近爱往新村跑,看人盖晒场,每天可兴奋,还跟苗小禾玩得好,回家跟陆柳说:“大嫂,禾哥哥有块好漂亮的砚台,他也在学认字了。我也学学吧!”

陆柳早就开始教顺哥儿识字了,顺哥儿总觉着没大用,学得不认真,眼看着大家都在努力,心里着急了。

陆柳就拿《百家姓》教他,常用字太散,顺哥儿说字,他认得的,就给顺哥儿写下来,不认得的就换一个。平常还是以《百家姓》为主,先把这本小书认熟。

他说:“你学完这本书,我也给你买漂亮砚台用。”

顺哥儿很有动力!

黎峰晚上要回家吃饭,陆柳看时辰差不多,就去灶屋收拾晚饭。

上次他太忙,走得太急,点了一堆菜,没吃几样。

陆柳给他补上,酸辣藕丁炒一大盘,再剥了些板栗,拿来烧排骨吃。

天冷了,可以喝烧酒了。家里过日子,没那么精细,就拿茶壶来煮酒。

有酒,就再给黎峰炒一盘花生米。

胡郎中是黎峰请回来的,不好一直在大强家吃饭,陆柳又做了两样菌子菜,蒸个蛋。

算下来硬菜就一样排骨,吃得起。

下山的时辰好估算,他们日常上山,不会走太远。山里林密,以前都没怎么采药,一天的来回,都能看见许多药草。

天麻麻黑的时辰,人就结伴下山了。

黎峰还说留他们吃饭,都是客气两句,回了自己家。

胡郎中留下了,在他们家吃酒。

席间说了些药材炮制之法,跟药贩子粗略说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有净制、煮制、蒸制、炖制等十数种方式。同一种方式的炮制,因药材不同,方式也略有区别,比如有的用文火,有的用武火,再比如药材切片,厚薄不同、切法不同,有的要焯水,有的要浸泡。还有部分药材是有毒性的,处理起来更要小心谨慎。

山里不止是药草可以入药,也有很多虫子能入药。今天都抓了一些。陆柳看见好几个眼熟的虫子,他之前都拿去喂鸡了。

他的心好痛,亏了。

不识货,好宝贝当臭虫,哎!

这些东西要学很久,胡郎中是看了这座山的大小,还有他们对猎区的掌控、熟悉度,才决定教这么多的。

西山的宝贝多,他拿出一些诚意,以后大家一起挣钱。

酒足饭饱,黎峰送胡郎中去大强家里歇息。

炮制之法要教很久,胡郎中就不适合长住在大强家里。

正好,约莫十月左右,应该是姚夫郎生产前后,晒场就盖好了,到时就让胡郎中住到晒场的新房子。

三苗他们要学采药,会从新村过来,正好把胡郎中捎带上。

餐饭好说,晒场会开火做饭。

还要再开个小晒场出来的,晒药材用。

晚间收拾洗漱过后,黎峰跟陆柳一起数钱。

他最近挣的都是大额的银子,银票都有几张。

人参的钱,黎峰分了五两给二骏。

这是他自己找的参,不用给出去。二骏陪他跑一趟深山,分五两银子当辛苦费。余下的都是黎峰的。

五根参,送一根给陆杨,两根卖给乌平之,拿了一百两银子。再两根卖给药贩子,拿了八十四两银子。

他们到手的银子有一百七十九两。再有这两次卖菌子的分红,这两次货物不多,两次分了四十三两银子。合计两百二十二两银子。

乌平之和药贩子是给的银票,三张五十两的,一张三十两的,余下都是碎银和几吊铜板。

银票好算,银子称一称就好,就铜钱要数一阵。

他们平常不会带这么多铜钱出门,要换成一串串的钱,每串一百文钱,这样花起来方便。

天晚了,今天不点铜板,陆柳看黎峰找地方藏钱,见他这里那里的找地方,问他:“你怎么不放手套里?”

以前黎峰都把银子放手套里的。

黎峰说:“以前没这么多钱。”

他找来找去,还是塞到手套里了,陆柳好一阵笑。

数了钱,他俩又洗洗手。

陆柳肚子又大了些,不愿意躺着了,还没睡,就靠着炕柜坐着。

黎峰盘膝坐他对面,抓着他的手揉捏,跟他说以后的打算。

“府城租房租铺子都贵,年底还有几个月,再攒攒,我们可以过去安家。手上紧巴了些,日子能过。县城就要便宜些,一年的租子就二十多两银子,房子铺子都有,一家住得开,日子也会很舒坦。你想去哪儿?”

陆柳问他:“你怎么想的?”

黎峰是想直接去府城安家,一步到位,不用在县城中转一趟。

“新村盖晒场,县里开山货铺子、弄个大仓房,府城也要有个接应。我们在府城城区内,先不开铺面,在码头那边租个铺面,两头加起来,一年约莫一百五十两银子左右。铺面租子可以算在账上,大家平摊。”

他手里银子多一些,就要多分担一些。以后挣了钱,慢慢把本金拿回来。

因府城是要留人的,他就占府城的位置。

陆柳听他的,县城中转一趟,显得他们很不讲道理,这里的铺子要占一占,那里的铺子还要占一占。

陆柳说:“不知哥哥他们什么时候去府城。”

黎峰大手落他肚子上,说:“不会久了,可能过完年就搬了。”

陆柳都没听说,“你怎么知道?”

黎峰想到谢岩,表情不好看。

“谢岩长进很多,他告诉我府学的藏书阁,有一千多本书。”

陆柳震惊:“这么多!?”

黎峰点头:“他在县城哪里能看这么多书?陆杨一定会送他去府城的。他县里的生意顺了,陈家的事也解决了,留下做什么?”

陆柳怔怔点头。

哥哥要走了,他也走,父亲和爹爹怎么办?

黎峰坐到他身边,揽住他肩膀捏捏,说:“你年底才生孩子,要休养一阵,孩子也要养养。我会先把府城那边打点妥当,到时货物先行,慢慢找合适的房子租下。两头我都会安排好的。”

陆柳没吭声,他们这里,都是儿子给双亲养老,所以都骂小哥儿小姐儿是赔钱货。没谁家出嫁的孩子会把双亲接到婆家来养的。

他抿抿唇,好久没言语。都说养家糊口,多两个人,就多两张嘴巴吃饭,任谁家都不会高兴的。他们马上要添两个孩子,再把双亲接来,就多四张嘴巴。也不知黎峰会怎样安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