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273章

陆杨听着连连点头,世家大族不是一日壮大的,他们一点点的攒家业,以三水县为根,慢慢壮大。

祖坟的位置,要请风水先生看一看。

因祖坟里暂时只睡谢岩爹一个人,赵佩兰要一起去。

十月中下旬里,母子俩都在为这件事奔波。

他们在适合做祖坟的区域附近买良田,良田还要离陆家屯或者山寨近。

田大,他们坐着马车,都跑了五六天,才选好地方。再让牙子看看脚下这片地,是不是他能卖掉的田,就能交钱,把田契换了。

二十五亩地,在陆家屯与上溪村之间,距离陆家屯有一里多的路程。

陆杨觉着地方还不错,赵佩兰则迟疑:“离上溪村太近了……”

她怕族亲刨坟。

陆杨让她放心:“我选在陆家屯或者山寨附近,就是防着这个,最好是离陆家屯近。我在陆家族亲里算是有本事的,这一年跟他们亲近,他们会帮我。

“等田地买下,我会再盖个磨坊,这个磨坊也会利好族亲。到时麦麸可以拿来喂牲口、做肥料,面粉能吃能卖,他们的麦子一样可以拿来加工。

“家里养猪,会一直繁育下去,以后地方大了,还能多养鸡。他们能靠着我挣钱,就会把我的事办好。我别无要求,他们把坟看好就行。谢家是小族,在上溪村没几户人家,比不得陆姓和黎姓。我们家跟黎寨的联系也紧密了,他们不敢闹。”

赵佩兰想想,只要还在三水县,有心找麻烦都能找。离亲戚近一些是好。

她再问佃户,陆杨要选两户。

佃户就不要自家亲戚了,这是糊涂账。

他们长期不在家,田产、磨坊、铺面,都要牢牢捏在自己手里,佃户有契据,比亲族好拿捏。再怎么种田,田地都易不了主。

佃户由牙行推荐,陆杨见过,再让罗家哥哥帮他查查底细,打听打听他们在上个主家那里的风评,就差不多定下了。

陆杨有事跟赵佩兰商量,又是晚饭时辰,他等着吃完了,才开口说。

“娘,田产买下,我想请我爹过来当个小管事。他们平常就看佃户种地用不用心,划块地养鸡养猪,过年过节,去给公爹坟前铲铲草,烧点纸钱。等磨坊开起来,让他俩再搭着把驴子招呼好……”

赵佩兰听到一半,就听不下去了,眼睛都睁大了。

她性子温柔,没什么主见,还第一次打断陆杨的话。

“这怎么行?哪能让亲家来做这些活?这样不行,阿岩也不会同意的。”

陆杨挨着她坐,跟她细细说:“娘,你知道的,我是在陈家长大的,他们俩不要我孝敬。说是这样说,我能真的不孝敬吗?我直接给银子,他们不会要,我给他们找别的活干,也就是养鸡养猪了。他们俩操劳了半辈子,我想让他们歇歇。

“先说帮忙,把他俩骗过来,田有人种,鸡和猪多了,会再请人养。磨坊开起来,也会有人支应,拉拔一些族亲。说是让他们当管事,他们两个老实人,哪能干得来这个活?就是在庄上养老罢了。

“这样一份家业,你还没享受到,我就把我爹接来,实在不好。我就说跟你商量商量,你见过他们,他们心眼实,别的事我们睁只眼闭只眼,将就着过。公爹的坟肯定不能出差错。我爹肯定是信得过的人,你看呢?”

赵佩兰说不过他,所以选择不说。

她要等谢岩回家,让谢岩拿主意。

陆杨又说:“我们家人少,发展初期,没什么自家人,会让外姓人占些便宜。再经营两代,开枝散叶,家里就好了。”

赵佩兰听到这里,跟他说:“你不是外姓人。”

又说:“家里人少,多两个也没什么,你要么把你爹接来住?”

陆杨被她暖到,摇头笑道:“他们不会来,我也不会接。”

孝敬的事,心意到了就行。天天见面,又是一回事了。

这事他先知会一声,等去寨子里,再跟弟弟商量一下。

十月里,陆杨还要看商铺和作坊,带仓库的商铺不多,他们租不到,只能分开看。

商铺要临街,最好带后院,可以住人。作坊也要大一点,能有许多地方放货,也要有房屋能住人。

作坊这边,可以作为中转,把院子修缮修缮,做个小晒场。囤货多了,隔阵子就拿出来晒晒太阳。

看铺子是罗大勇作陪,陆杨跟他说了好多。

因为有田地,打算开磨坊,又会养鸡养猪,以后瓜果蔬菜、面粉鸡蛋都不会缺,他的包子馒头成本会压低,利润会上升。

猪多了,农庄就能杀猪。包子的成本还能降低。盈余会从五六十两银子,提升到七十两以上。

一间铺面是吃不下这么多货的。弟弟不在县里开铺面,陆杨就想把商铺选远一点,以后可以搭着卖菜。卖菜大有可为。

因要卖菜,陆杨需要再确认一下,看两位哥哥愿不愿意跟他走。

“你们要是跟我走,我就把铺子选在东城区,这样不抢生意。要是不跟我走,我就往南边看,以后我们三家都卖菜。”

罗大勇说:“先往南边看吧,我们就是想走,一时半会儿也走不了。”

陆杨表示理解,“等明年,我让阿岩来请你们去。”

等谢岩取中举人,就好说话了,能找张大人要人。

罗大勇笑道:“你跟小时候一样,执拗,不听劝。”

陆杨就是这样的,他想要的,他就一定要得到。

“我比以前好很多了,没从前那么锋锐。”

罗大勇说:“有家了,有人疼,就不用带着刀子防人了。”

陆杨听着笑起来,“是这样。对了,大哥,张大人喜欢什么?我送几次礼,好像都没送到点子上,一点回音都没有。”

罗大勇摇头叹气:“他管着县城,谢岩去府学上课,他当然不积极。”

陆杨:“……”

真现实。

罗大勇看他一眼,继续道:“开了口子,过年过节的礼不能停,尤其你们做生意,一年能有个千八百两银子进账,这不是小数目。要不要动你们,他眨眨眼的事。手上别小气。”

陆杨知道的,生意做大了,都会跟官员打交道,怎么都是保护费,交给流氓混子的保护费,跟交给官员的保护费,都是一堆银子。

他细细想一想,说:“不对呀,阿岩祖籍还在三水县,从府学考出去,也是三水县的考生,他就一点不在乎?”

罗大勇说:“他本来就不怎么在乎培养人才。这样,过几天我请金师爷喝酒,找他打听打听。”

陆杨皱皱眉,说:“算了,还是先别打听。接触太少,太难琢磨,他是官,我们是民,不愿意来往就算了,我们暂时没惹事,留个好印象就行。”

送几次礼,就打听回报,让人不喜。

罗大勇听他的,等商铺到了,两人就去看铺子。

十月就在忙碌里度过,商铺和作坊是帮黎峰看的,暂时给个定金,让牙子留一留,等黎峰他们回来,再看看要不要租下。

十月底,黎峰等人出了府城,在半路遇见了一批劫匪。

这些人张口闭口都是要报仇,言语间把来历透露得干干净净。

黎峰是猎人,猎人出手,讲究快准狠,没那么多废话要说。

时机转瞬即逝,他不动手,猎物就会朝他扑来,谁生谁死,只在一念之间。

他要把这伙人捉去领赏。

黎峰拿下弓箭,招呼兄弟们。

“不用把他们当人,把他们当做豺狼虎豹,干他们!”

猎人之间有默契,面对大兽,能远战就远战,先拉开距离,射箭为主,消耗对方,再慢慢拉近距离,补上致命攻击。

对方也有箭,准头不算好,在开阔荒地上,箭矢飞出的轨迹太明显,他们看得见、听得见,能躲开。

十个人打十五个,耗时两刻钟。

他们就近返城,把这些人送到衙门里。

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水匪都有悬赏,忙活一回,才拿了十两银子,分下来,一人一两银子。比上回那个水匪差远了。

黎峰等人是一回生,二回熟。请来的五个猎户则是头一遭。

拿了银子,黎峰买酒,一人一碗喝了。

喝酒误事,醉醺醺的汉子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一碗助兴足矣,到家再喝个痛快。

捉匪耽搁了两天的路程,他们回家就晚了两天,十一月初三才到家。

这次回来,黎峰如约请他们吃酒,在家歇一晚,没多少温存时刻,就赶着去晒场验收,看看情况,跟寨主说说路上捉匪的事。

隔天,他紧赶着到县里,找陆杨,把谢岩的家书送了,再看看铺面和作坊。这头定下,他才算忙完,可以回家陪夫郎了。

黎峰问陆杨:“你什么时候去寨子里住啊?小柳一直惦记着你。”

陆杨说:“等你去府城,我跟娘就去山寨了。你俩聚一回不容易,我就不去抢人了。”

他比谢岩懂事多了,黎峰告诉他:“你男人还有得学。”

陆杨呵呵笑:“反正你要叫他哥。”

黎峰:“……”

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

黎峰不留了,回家找夫郎去。

第130章 一家人

陆柳最近很不舒服, 身子沉甸甸的,肚子也沉甸甸的。

人胖了些,又水肿。肚子大了些, 总是发紧。

他睡不踏实, 坐不住,走不了两步就累了。

因连日睡不好,状态下降,连带着性子都变得急躁。

说起身就要起身,想走就要走, 晚一点扶他,他都感觉万分委屈。

他知道这样不好, 急完了又内疚,自责态度不好, 思绪一转,就两眼泪汪汪的。

黎峰紧赶着把杂事处理妥当,就回来陪他。

他力气大,陆柳要做什么, 他扶着都方便,半点不吃力。

陆柳不好意思让娘跟顺哥儿给他捏腿挠痒痒,使唤黎峰就可以。

他感觉皮痒。娘说这是正常的, 怀孕都会这样的。

他问过姚夫郎,姚夫郎说是,会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