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小禾只是怕尴尬,也是给陆杨示好,这种事情,他哪能说得准?
陆杨打算去山寨里问问。
有人奶吃,就不吃羊奶了。一个孩子是奶,三个孩子还是奶。
可他不愿意。日子过不顺,人心就歪了。嫉妒心起,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不信任王冬梅。
在县里再留两天,陆杨到店,亲自教教他们,就跟娘一起动身去山寨。
山寨里。
陆柳身子越来越沉,黎峰离家后,他好几天没提笔写字,今天想着哥哥要来了,就收拾收拾纸张本子,把他最近的杂思理一理,见了哥哥好说话。
整理时,他看见了黎峰留给他的信。
信封上三个大字“小柳看”。
陆柳眨眨眼睛,不知道黎峰什么时候写的。
他坐书桌前,把信拆了。
信很厚,每一张的字没多少。
陆柳性子乖,看信都是从头到尾,没有粗略乱翻。
黎峰在信的开始,写了些物价。
一斤米四到六文钱,一斤面粉七文钱,一斤肉十三文钱,一斤油二十三文钱……他零零总总,把家里吃喝名目都列出来,然后告诉陆柳,人只为混口吃的,花不了多少钱,三两银子,足够他们一年吃得饱饱的。
信在这里,像是缺了页,下一页话语转折,黎峰说,“今年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各自放弃了一些东西,这是很难的一年。你留在家里,我跑得很远,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觉着帮不上我,帮不上家里,我想了很多,虚话不提,正因有你,我才能去很远的地方,见识不一样的天地。”
陆柳看到这里,不想往后看了。
他的情绪影响到了黎峰,他什么都没干,还拖后腿。
手上的信厚厚的,他看完一页往后收一页,看了半天,厚度没减。
黎峰很忙,认字都是攒着一堆,平常没空练字。这样一封信,他一笔一划,不知写了多久。
陆柳抿抿唇,又往后收了一页,看黎峰后面的话。
黎峰说:“是你给我带来了机遇,因为你嫁了我,陆杨才会偏待我们家。这座山养育了很多人,但只有我们让它的名声传到府城,经由其他游商,传到外地。你不要觉着自己没用,你的存在就是最大的价值。”
似乎知道陆柳会对此做出反驳,后两张纸上,黎峰还写到:“如果你们没有换亲,我跟陆杨成了一对,我们走不到今天。有些人只适合做朋友,不适合做夫夫。”
陆柳急急又看一页,纸上只有四个字——等我回家。
陆柳视线模糊,泪如雨下。
他由着眼泪滴落,他好像明白了哥哥说的“活人”是什么意思了。
他所有的情绪都是可以被包容的,大峰不会嫌他麻烦,不会说他矫情,他不用害怕忐忑,不用一件事深埋心底藏了又藏,不用说了一半再藏一半,他能做自己,坦诚面对他的一切。
他是活生生的人,他有存在的价值。
今年是很难的一年,他们做了很多尝试,各自放弃了一些东西,他也因此获得了最宝贵的爱护。
好险好险,他差点忘了,他最初,只是想有人为他撑起一片天。
他很幸运,爱他的人很多。
他是矮个子,他不用去争着顶天,他可以立在地上,为家里长亮一盏灯。
第132章 酸溜溜
陆杨说要来山寨住一段时间, 说不好具体日子。
黎峰离家后,顺哥儿就天天到新村转悠,在附近等着, 只等陆杨的马车进村, 他就大声喊人。
陆杨进新村,车马就慢下来,还说找找晒场,听见顺哥儿的喊声,他转头看过去, 这孩子挥着手臂跑,非常热情激动。
陆杨停下车, 等他过来,问他:“你在这儿做什么?”
顺哥儿说:“等你们啊!我大哥说他走了, 你们就来了,我等好几天了!”
这也太实诚了,大冷的天。
陆杨心中感动,把黎峰说了两句。
“八尺高的汉子, 一点都不会疼人。”
顺哥儿问他们要不要去晒场转转,往东边指了指:“就在那里,离得很近, 盖得很大,一百个簸箕都不够用。”
陆杨今天只看看位置,先去黎家看弟弟。
他叫顺哥儿上车, 一起回去。
赵佩兰坐车上, 抱着威猛。
顺哥儿上车后,也伸手摸摸威猛。
“真胖,胖狗狗, 敦敦的,好结实,全是肉。”
陆杨:“……”
知道它胖了,少说两句吧。
陆杨认得路,直直往山寨里去。
这个月份很多人说亲,有些媒人骑着驴子各家串门。
一条路上碰见,还有许多年轻的小哥儿小姐儿跟在长辈身后,神情含羞。
顺哥儿跟告诉他们:“他们要去相看,我听我娘说,很多人家对来提亲的人不满意,就会让媒人再说说。攒个几家,互相都见见,再挑个好的。”
顺哥儿满山寨玩,爱凑热闹,这些事情他好奇,特地问的。以前还好,近两年,他长成大哥儿了,再去凑热闹,那些人都问他是不是来看男人的,很是讨厌,他就不爱凑这个热闹了。
赵佩兰往那边看看,她还没见过这么多人一起相看的。
她所接触的,都是一家家的看。
陆杨问顺哥儿:“有没有人来你家找你?”
顺哥儿点头:“早几个月前就有了,我大哥都拒了,说你给我介绍。我现在出门,还有很多人找我打听,问给我介绍的人是什么条件,我都说还没见到。”
陆杨就问他:“你想我给你介绍吗?”
顺哥儿拿手掌遮着嘴,悄声说:“我娘说要给我招婿的,不急不急。”
陆杨就跟他说招婿的事,“我干爹家只有一个哥儿,也是招婿的,现在一家子过得挺好的。”
顺哥儿没见过赘婿,他对招婿的态度又喜又忧。
喜的是不用离开家人,去别人家过日子。
忧的是好汉不入赘,不知他到时能招到什么样的人。
陆杨问他有什么想法,“既然是招婿,那你晚几年成亲也没关系,你跟我说说想法,我帮你留意。”
顺哥儿有一些想法,但他不说,他羞答答的:“我听我娘的!”
“真是好孩子。”
陆杨夸他一句,再问问家中好不好,忙不忙,陈婶子身子怎样。顺哥儿都说了,前阵子给娘买了新衣裳和银首饰,娘还出门转悠过,她的老朋友们都羡慕坏了。
聊着天,到了地方。
顺哥儿老远就在喊娘,陈桂枝从屋里出来,见是他们来了,回身跟陆柳说了声,出门来迎。
顺哥儿招呼陆杨,帮着把行李拿到屋里。
陈桂枝扶着赵佩兰下车,跟她寒暄。
两个女人都是命苦的人,如今是陆家兄弟的婆婆,两个儿夫郎性格截然不同,她俩的性格也截然不同。
陈桂枝为人爽利,赵佩兰为人随和,碰到一起,一时之间,只听得见陈桂枝的声音。
陆柳在堂屋里等着,看陆杨进屋,眼睛都亮了,“哥哥!”
陆杨转个弯儿,就朝他走来,站他面前看看他大大的肚子和红红的眼圈,见陆柳脸上笑容没有阴霾,猜着不是受委屈,问他:“怎么哭了?哪里不舒服?”
陆柳说:“我等你好久了,都等急了!”
讲话跟撒娇似的。
陆杨伸手捏捏他手臂,让他再坐会儿。
“我收拾好行李,就过来找你,这次会住很久,好好陪陪你。”
冬季走亲戚麻烦,衣物都厚,随便拿两身就是一大包。
再带些日用品、零碎杂物,就能装上半车。余下的是带来的上门礼。
已经十一月中旬,可以开始做腊肉了。
陆杨割了二十斤猪肉过来,再买了猪肚、猪蹄,红糖和红枣都拿了些。
年尾了,陆柳的小铺子里都有拿干货来卖,花生瓜子比去年卖得俏,今年寨子的人手上都有闲钱,愿意多买些瓜子嗑。
再是说亲结亲的人家多,像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之类的东西,黎峰也拿了一些到寨子里卖。
陆柳不缺红枣吃,看哥哥拿来了,又抓两个在手上。
小铺子里热闹,许多缝书的人坐这儿聊天,一如苗小禾所说,家里有点吵。
陆杨跟赵佩兰过来,房间安排在后面的屋子,都能依稀听见前面的说笑声。
他们住的顺哥儿的房间,顺哥儿最近跟陆柳睡一屋,他那儿离不得人。
陈桂枝说,等住两天,习惯了,让赵佩兰过来跟她住。等黎峰和谢岩回家,两对夫夫就能住得开。顺哥儿小孩子一个,就跟她们住一屋。
炕大,睡得开。
顺哥儿跟陆杨嘀咕:“把炕睡成大通铺。”
陆杨看他还有孩子气,觉着他暂时不说亲是对的。
屋里都齐整着,杂物放到桌上,衣物收拾到炕柜里,他们出去洗洗手,陈桂枝说给他们做饺子吃。
家中来客人,她让小铺子里的人散了。
赵佩兰初来山寨,陆杨先让顺哥儿领着,他们在附近走走。
她平常在家都不出门,很少与人说话交流,陡然来到陌生的地方,心中难免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