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冉顿步,瞪了他一眼,“你也知道是先前。”
章平愣住,旋即自行掌掴道:“敲小人这脑袋和嘴笨的。”
子冉去了妹妹昭阳公主的住所,还没有入殿,便听得殿内传出了熟悉的声音。
“是兄长吗?”昭阳公主听见通传与殿外的动静,飞奔了出来。
确认了是兄长后,便加快了脚下的步伐,“阿兄。”
姊妹二人相拥,“我回来了。”子冉轻声道,“€€儿。”
昭阳公主拉起姐姐的手,仔细查看了一番,“边境凶险,阿兄可有受伤?”
“战场虽凶险,不过上将军派了很多人在我身边保护,所以我没有事。”子冉摸着昭阳公主的头宽慰道。
昭阳公主遂将姐姐拉进殿内,“殿外风大,兄长先进殿吧。”
“好。”
“兄长这次从边关回来…”昭阳公主坐在炭炉前仔细端详着子冉,“好像变了许多。”
“是吗?”子冉看向一旁的铜镜,脸上的稚嫩几乎消散不见,也沧桑了许多,“看来关外的风霜要比蓟城大不少呢。”
“好端端的,父王居然把阿兄派去了边关,我都要担心死了。”昭阳公主幽怨道,“虽说是有上将军在旁保护,可那是战争,刀剑无眼,打仗是要死人的。”
“我可不管父王有什么目的,兄长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好啦,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子冉摸着妹妹的脑袋笑眯眯道,随后从袖口拿出一把在火光下闪闪发光的匕首,上面镶嵌着不同颜色的宝石。
“这是从东胡大将的帐中缴获的。”子冉将匕首送给了妹妹,“给。”亦如从前,每次外出归来,都会带着惊喜。
“这匕首好漂亮。”昭阳公主接过匕首,瞪着明亮的双眼,满心欢喜的说道。
“胡人的冶炼技术虽没有九州精湛,但是贵族所用之物,也是非凡的。”子冉说道,她看着昭阳公主,满眼宠溺,“你喜欢就好,这匕首是我偷偷藏的,没有算在缴获的战利品当中,留给你作防身之用。”
“昭阳,”昭阳公主拿着匕首起身,正式的作谢礼道,“谢过兄长。”
€€€€中宫€€€€
曹氏踏入中宫,将今日的内务一一汇报,最后又将适才于殿前见到了公子冉的事一并告知了姬蘅。
“早就听到消息说,上将军将要凯旋,算着时日,提前了不少,还赶在了冬猎之前。”姬蘅说道,“看来庆功宴要和冬猎一起了。”
“刚刚小人过来时,便见云中君在中宫的殿门前停留,想来是已经待了许久。”曹氏又道,“不过并没有入内,他看见小人后,便离开了。”
“辛吾的事,她应该还没有释怀。”姬蘅推测道,“不过也是,辛吾毕竟是她的亲舅舅,也是这世上为数不多对她的好的人,虽不乏有利用在其中,但那份疼爱与亲情确实真切无比。”
“但这件案子已经终结,李覃被赐死于狱中,就已经是燕王对众人的警告了。”曹氏分析道,“如今燕王开始扶持公子由,如果公子冉仍要追究此案,恐怕会触怒燕王,影响王位之争。”
“一个拥有军功的王子,而且还是长子,如能安分守己,这王位,唾手可得。”曹氏又道。
“如果她能因为王位而真的放弃自己所在意的人,那就不是她了。”姬蘅说道,“而且,不管她是不是长子,立了多大的功劳,影响王位继承的最终决定,都在于王。”
“但,不是绝对的。”姬蘅又道,“毕竟当年,谁又能想到,王位最终会落到公子裕手中呢,我出发燕国前,齐国的相曾告诉我,当年燕国的先王,最不看好的,就是次子裕。”
“这个王位,是他杀光手足,抢来的。”姬蘅眯眼道,“而这个方法,同样也适用于他的儿子们。”
“成王之路,是踩着手足的头颅,淌过至亲的鲜血,一步一步,走到最后。”
两天后
王都以北有一座林园,是燕王宫的后苑,如今已被提前围起,并由一支守卫看守,以供宗室及百官围场狩猎。
渔阳君子还从阳华殿领了命,特意隆重打扮了一番才前往后苑。
又逢边关战事停歇,大军凯旋,功臣还朝,于是庆宴便与狩猎安排在了一起。
“父王说了,为庆贺边关凯旋,特将狩猎与庆宴并举,待今日狩猎结束后,诸位臣工随我回到宫中,为诸位凯旋的将军接风洗尘。”公子还站在为国君搭设的木台上,有模有样的传起了话。
“今日承蒙父王器重,交由我来操办此场冬猎,燕国以戎马夺得北地疆土,父王的意思是希望诸位不要忘本。”公子还又道。
“谨遵大王、渔阳君教诲。”群臣于台下弓腰回道。
公子还站在高处,看着脚下的文武百官,内心的虚荣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也刺激了他对权力的贪婪。
今日的狩猎,后妃,宗亲,及重臣的家眷几乎都在,这也是公子还向燕王裕请求的,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母亲也出席。
“王后。”赐酒的环节,公子还转过身,似在向王后请示。
“大王既然让渔阳君来操办狩猎,渔阳君就不必过问吾。”王后向公子还说道。
面对王后的客气,公子还欣然接受,于是挥了挥手,“赐酒。”
“儿臣听闻,母后在齐国时,曾于学宫学过君子六艺。”酒后,公子还盯着王后说道,“还与长兄,有着不浅的缘分。”
“不知道母后的骑射如何。”公子还又道,“我燕国的先辈中,曾有一位戎马天下的王后。”
面对公子还的刁难,姬蘅本想开口,却被台下的人抢了先。
“王后的骑射,臣可是亲眼见过的。”
姬蘅看着宗室当中,跪坐在封君最前方的公子冉。
“云中君在边关立了大功,吾还没来得及送上祝贺。”姬蘅对视着子冉说道。
“作为臣子,这都是臣应该做的事。”公子冉回道,“任何想要侵犯燕国疆土,以及做出违背律法与伤天害理之事的人,不管是谁,我都不会放过。”
公子冉的话,似在警告与震慑,这让宗室与群臣大为震撼。
“长公子与王后这是彻底闹翻了吗?”
台上传来了掌声,“长兄好魄力。”公子还看着子冉,心口不一的赞道。
然而子冉却将其直接略过,起身说道:“齐国以礼治天下,实力强劲,不知母后可否赏脸,让我等一睹齐国的风采。”她的视线在姬蘅身上,一直未有离开。
这一举动在群臣看来,是公子冉连同公子还,燕国两位公子对于王后,这位齐国公主的刁难。
然而对于公子还而言,自己苦心操办冬猎,却被如此忽略,心中很是不爽,“长兄,母后贵为王后…”
“好。”姬蘅一口应下。
公子还的话再一次被打断,然而碍于身份,却又不敢真的动怒,于是拂袖下了台,闷声道:“那就开始吧,冬猎。”
第041章 狩猎(下)
“仲华。”上将军乐易看向站在自己身后的女眷。
“父亲。”乐华走到父亲身侧。
“你去陪同长公子。”乐易吩咐道。
然而乐华看着已经盛情相邀于王后的长公子,心中多有不情愿,但还是应下了父亲的话,“是。”
此次公子冉立功回朝,她们的婚事,便也要提上议程。
王后姬蘅回到了内帐更换戎服,乐华听从父亲之意来到公子冉的身边,“边关大捷,还没有来得及恭喜长公子,立下奇功。”
公子冉转过身,“恭喜什么的,说与不说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很快你我便要成为夫妻,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我们的共有,谁能说丈夫的功劳,不是妻子的呢。”
就在公子冉的话说完,身为王后的姬蘅出现在了她的身后。
乐华略过公子冉看向王后,她似明白了公子冉这反常的话,于是回道:“希望长公子的心,也如身一般所想。”
“不,”子冉却反驳道,“我的心可比身干净。”
“我身在浑浊的世间,唯有一颗心是干净的。”她又道,“我不会轻易示人,也不会容人轻易染指。”
“看来,乐华已经被长公子拒之门外了。”乐华顺着子冉的话回道,“长公子的心,是在身后吗?”
子冉转过身,与姬蘅四目相对,她没有回答,但眼睛里的光似乎给出了答案。
一旁的昭阳公主看出了气氛的不对劲,于是走到乐华身侧说道:“乐华姐姐,昭阳也想学弓马之术,趁着冬猎的机会,想向您讨教。”
“好。”乐华应道,她本也不在意公子冉的所思所想,只是因为政治需要,她才听从父亲的话主动问好。
但通过几番接触下来,她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并不好看公子冉成为国君后,国家会走向繁荣。
只是现在所有的势,都偏向着公子冉,也正因为此,过刚易折。
种种事迹,都成为了她并不看好公子冉的原因。
昭阳公主拉着乐华选了两匹狩猎的骏马。
“公主小心。”乐华小心翼翼的将昭阳公主扶上马背,随后跨上了自己的马,二人向林中走去。
“阿兄就是那个性子,但是她本意…”昭阳公主想向乐华解释什么,毕竟二人已有婚约,日后总要相处。
“我知道公主想要说什么。”乐华打断道。
“乐华姐姐如此聪慧,有些话必不用昭阳多说的。”昭阳公主点头道,“我知道朝中都不看好阿兄,乐华姐姐也是吧。”她的脸色忽然有些失落。
被猜中心思的乐华,很是惊讶的看着这位尚未成年的昭阳公主,“公主何以有此言,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我未来的夫君。”
“姐姐和兄长的亲事,是君父之意,由不得你们自己。”昭阳公主道,“我看得出来,姐姐和兄长并非一类人。”
“或者说,乐华姐姐很讨厌兄长。”昭阳公主又道,“不想承担责任,没有担当,这是世人眼里的兄长。”
“姐姐也是这样想的吧。”昭阳公主看向乐华道。
“公主…”乐华勒住缰绳,毕竟这门联姻对于家族至关重要,而昭阳公主又是公子冉的嫡亲妹妹,即便她真的不满公子冉的种种,也不愿意破坏这门亲事。
“姐姐不用担心,也无需解释什么,任何的疑虑与不满,都没有错。”昭阳公主笑眯眯的说道,“因为要嫁给兄长的,是姐姐。”
“趋利避害,是我们的本能,没有任何人有资格评论与批判你。”昭阳公主又道。
乐华紧紧握着缰绳,眼里充满了震惊,她看着昭阳公主,“公主,让我我很是惊喜。”
“如果这个世间能让女子成为国君,那么公主一定是燕国最好的人选,没有之一。”乐华又叹息道。
“姐姐的才华,也不输其兄吧。”昭阳公主看着乐华道,“乐家最像上将军的人,其实不是乐长公子,而是姐姐你。”
乐华拉着缰绳,轻轻策马在昭阳公主的身侧转悠,“怎么,公主打探过臣吗?”
昭阳公主忽然脸红的低下头,“只是那天在都城的街道上,看到姐姐的身手后,突然有些好奇,算不得打探的。”
“只是公主的好奇吗,难道不是因为公主的聪慧,”乐华笑了笑,“所以对自己即将入门的嫂嫂,当然要打探个究竟。”
昭阳公主的心跳越来越快,脸也越来越红,在乐华策马凑近后,便慌张的驾马逃走了,“阿兄还在前面等我呢。”
看着昭阳公主离去的方向,乐华沉下了脸色,若有所思,“这对兄妹…”
林间道路上的积雪都已被卫兵提前清理干净,但松木上积压的一些雪会时而坠落,砸到入林狩猎的人马。
禁军打开笼子将一些飞禽与走兽放入林中,并驱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