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剧岂可修 第440章

谢涵最后无可奈何,“孤给你讲个故事罢€€€€你姓鱼是罢,那孤给你个水里的故事。

水里呢,有两条鱼,很不幸,他们都被坏人给捞上来了。但坏人不急着吃他们,反而教两条鱼手艺,一条深恨坏人,不愿学习 ,一条呢埋头学习。他们学的都是如何在地上活动自如,最后不学的鱼,被坏人煲了做鱼头汤€€€€”

鱼叉:“......”

“愿意学习的那条鱼呢,真的学会在地上活动自如,又一次趁着夜深人静爬到了坏人枕边咬死了坏人,出去后又逛了许多地方,看见了除了水、坏人的木屋外的其它东西,天地间还有蓝天、花朵、鸟儿,鸟儿会唱歌,天比水还蓝,花朵有香气。”

“你见过鱼族和云门外的其它世界吗?你知道这天下有多大吗?你知道爬到这世上最高的山顶上是什么样的风景吗?你知道骑在马背上风吹过耳边那呼啦啦的快感吗?”

鱼叉沉默了一会儿,问:“那坏人为什么要做这么无聊的事呢 ?”

“谁知道呢?”谢涵拍拍小手,“或许是一时心血来潮?或许是和人打赌看能不能教会一条水里的鱼在地上生活?又或许是单纯喜欢鱼呢?”

鱼叉抬眸看了他一眼。

谢涵:“其实这不是鱼该关心的事,鱼要做的是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抓住机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然后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个时候的鱼叉想,就算有一天他有能力了,也不会去冒险杀坏人的,但是,他要指出:“鱼不会咬人。”

谢涵歪头:“兔子急了都会咬人,鱼为什么不会咬人?”

没有办法反驳,但是“我从来没看到过鱼咬人。”

谢涵:“你见得少么。”

鱼叉:“你见得多好多吗?”

谢涵:“那当然!”他吃过好多鱼啦。

谢涵教了鱼叉整整一年,鱼叉不知是受了“鱼头汤”的威胁,还是有了对“水外世界”的向往,学的很努力,从最基本的礼仪姿态,到后面开始认字学武。

谢涵作为谢沁点评的“养成系爱好者”,自然欣喜,看到鱼叉,心里可有成就感了,但他没打算把人扔出去炫技,而是准备一鸣惊人。

一年后,到他该回齐国的时候了,他又把去年宴会的各家小少爷们原模原样地请回来,玩起了击鼓传花,让人作赋比剑,专门挑了白玄鱼和鱼叉比。

看鱼叉将人击败,谢涵还煞有介事地说道:“场中情形,打一成语。”

有人猜到不敢说,有人抓耳挠腮,最后不知哪个跃跃欲试:“落花流水。”

“哈哈哈€€€€”谢涵拍手大笑起来。

至此,鱼叉一雪前耻。

至于白玄鱼是怎样的受到打击,回去后钻研武艺,后来成了楚国大将的事暂且不表。

楚子般酸溜溜道:“涵儿,这可算满意了罢,可以把那小子扔出去了罢。”他原看鱼叉眉清目秀,甚是喜欢,可这喜欢在看到可爱的小表弟抛下他整日盯着人后就成了不爽了。

谢涵横他一眼,拉着人来到小院,神秘兮兮道:“孤好像快回国了。”

“回去?齐国仗打完了?”楚子般先是替表弟开心,随后皱眉,“那你就是要走了?”

“好男儿志在四方,干嘛这副女儿姿态。”谢涵心里也有不舍,拍拍对方胸膛,“走,还剩一个月,陪孤好好逛逛。”

这一个月里,两人各种疯玩,走街串巷,撵猫逗狗,上山入海,去渔家捕鱼,去猎户家打猎,去农家种菜,又把各家少爷们教训了一顿,还平了两场冤假错案。

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分别终究近在眼前。

谢涵不停挥着手,最终跟随齐国马车越来越远,在楚子般的眼里渐渐缩小成一颗黑点。

在快到云门城北城门时,后方卫士骑马上来,“殿下,抓住了个形迹可疑的人,跟了咱们一路。”

谢涵还在离愁中,整个人蔫蔫的,闻言草草点头,“抓住了就审讯下,有结果再来回报孤。”

不一会儿,那人就回来,脸上露出为难之色,“殿下,那人是鱼叉少爷。”

谢涵一愣,“带他上来。”

鱼叉在谢涵的齐质子府待了一年,这里的人几乎都识得他,刚抓住的时候没注意,一审问立刻发现,也没敢上刑,即刻禀报了送过来。

谢涵支着下颌,“你怎么来了?”他笑了笑,“单枪匹马,还被当刺客抓了。”

鱼叉看着他,“鱼叉想跟您一起走。”

“你是鱼族送来的质子,不能走。”谢涵把笑脸替换了下来,对他摇了摇头。

鱼叉盯着他,过了一会儿,又说,“那等我不做质子了,相您现在这样自由了,鱼叉可以来找您吗?”

“养成系爱好者”听到这种话还能有什么反应,自然欣然点头,“齐国扶突,孤等你来。”

说完他又打量人片刻,十六岁的少年,如松似竹,生气勃勃,“等你来找孤的时候,就是大人了,可要做出番成绩再来找孤,要再像以前一样没用给人欺负,就别说是孤的人。孤可不喜欢哭鼻子的人。”

鱼叉:哪有哭鼻子?

但在谢涵身边一年,他深知一件事,别去反驳齐殿下,说就是他有理。

二人在北城门逗留片刻,鱼叉是不能离开云门城的,所以也不能送谢涵出城门。

城门口,他问他,“您可以给鱼叉取个中原名字吗?”

谢涵想了想,“平安喜乐,你喜欢哪个字?没有孤的日子里,你在云门城要好好照顾自己,孤希望你能一直平安喜乐。”

鱼叉把这四个字想了想,“安。”

“安?”谢涵点头,“那就叫安寻。”他笑着对人挥手,“记得来扶突寻孤。”

后来的后来,鱼族彻底被楚国驯服,鱼地成了楚国的一个郡,鱼叉不用做质子了。

鱼叉想去看看鱼族、云门外面的世界。

鱼叉就变成了安寻,背着包袱,一路看风景、吃美食、和名士清谈,和游侠走马€€€€

他记得那位齐殿下在云门最喜欢和楚殿下一道干这些事,果然很有滋味,这就是“水外面的世界”吗?

最后一站,他来到了扶突,刚好碰上齐国颁布招贤令,他决定要做出一番事业,再去找那位。

然后他就从一个乡令慢慢做到了扶突郊县令。

当时给他登记的人错记了他的名字,给他记成了安幼寻。

他一边思考着什么叫做干出一番事业,一边想着要把对方取的名字改回去,才好去见人。

结果没等他干完这两件事,堂堂太子殿下,就押着他纵马踩坏良田的四弟过来了。

“听说这事归郊县令管,我家四弟屡屡踩坏良田,郊县令却听之任之不忍抓之,不知叫孤怎么感谢好。”

安幼寻有话要说,“圣人教化,尚且给三次改过机会,下官愿效仿之。何况,良田赔偿,四公子事后都有给出,苦主都愿意原谅,下官岂能揪着不放?一切依理行事,何须太子殿下感谢?”

四目相对,二人盯着对方半晌。

谢漪以为安幼寻早被他母亲贿赂,在替他据理力争,以为谢涵盯着人是恼怒。

这是鱼叉和谢涵在扶突的第一次会面,因为是这样的情形,所以后面即便安幼寻曾经隐晦地帮助过谢涵,也没人把他是对方的人上想。

于是,安幼寻就成了谢涵的一颗暗子。

后来,老扶突令退了下来,谢涵暗中操作,还让谢漪把安幼寻当自己人推,给推上了扶突令。

再后来谋逆案发,齐国废太子,安幼寻成了谢涵的人手中少数没有被清算的,二人越发谨慎。

至于没有再改名字这件事€€€€

当时谢漪走后,二人在郊县衙后花厅,谢涵皱着眉,一副纠结模样,“幼寻,安幼寻€€€€你怎么知道孤小名的?”

安幼寻:嗯?

安幼寻想了想自己所能遇到的所有人,其中最有可能知道谢涵小名的人,于是斟酌开口,“曾拜访过上廉君。”

幼幼。

谢涵小时候七病八灾的,一副养不活的样子,齐公和楚楚给他取了个下贱的小名。

长大后,谢涵就不许人叫了,好幼稚的名字,臊的慌。

当然了,现在再看,可比狗剩什么的好多了。

因为这个名字,虽然三四年没见,一见面谢涵就把安幼寻当心腹了。虽然臊,但对方一直念着他追着他不是?

误会,总是如此美好。

--------------------

作者有话要说:

440-443章已替换成正文内容。原本的原著内容移至426-427章(原宋玉出嫁内容),因为下面就要讲宋玉嫁过来的事了。

第445章

早听闻齐公有意派人监督温留水利, 哪成想最后花落安幼寻。

怎么不叫谢涵惊喜?

“君侯放心,现任的扶突令是下官一手提拔上去的,依然能时刻传递扶突的大小消息过来, 关键时刻也会听您命令行事。”鱼叉早已不是当初十五岁的少年鱼叉, 现年二十七的安幼寻,看来温润如玉,行事沉稳得体, 待人如沐春风, 说一句齐人模板也不为过, 难怪齐公喜爱他。

“好、好, 好!”谢涵一连三个“好”字,狠狠拍了拍人肩膀才松开拥抱,€€陈璀道:“小璀, 本君还以为足够高估你了,没成想最后还是小觑了。”

陈璀脸上得瑟, 嘴上道:“都是安大哥联系的四公子, 才拿下这监工、监军的职位, 我就旁边敲敲边鼓, 都是安大哥的功劳。”

“哪里哪里。”安幼寻摇头,“不是陈小郎说动君上同意君侯训练河工,哪需要找监工、监军?不是陈小郎来找下官, 下官哪想得到可以主动请缨?”

二人一通商业胡吹,俱是眉开眼笑。但到底这监军一行除了安幼寻,还有旁的副使、卫士, 有齐君的眼线, 有世家的细作。

安幼寻很快退出去。

第二日,谢涵带着一行人先是去看了温留水利, 随后又看了修河民兵。日前,他特意使民兵们连干三日,都累的两眼无神、手软脚软、眼下青黑,一副颓靡样。

其余细作、眼线见状,再不把这点土农放在眼里。

其中一个世家子弟是特意挑选出来的待过棘门营的,深知这样的土农,纵是十万人,也会被一万棘门精锐打的落花流水,何惧哉?

随后,谢涵派应小怜观察,又询问了安幼寻,知晓这些人的喜好,便“€€症下药”。

那待过军营的连师师乃虞氏家臣,此次副使,爱仗剑行侠,就让王洋带他去平山贼、平不平事,事后谢涵再给奖励,被救了的百姓们感恩戴德送鸡蛋土菜,很快连师师便被吹捧的飘飘然,爱上了这种感觉,甚至把温留百姓放在了心上。

他这算高洁有志气的了。

还有那拾氏出身的副使拾青玄爱好人/妻,在扶突遍地权贵,简直下不去手,这次谢涵让人勾着他见可心的“大姐姐”。

那背着其夫君和如水蜜桃般成熟甜美的少妇偷/情的刺激滋味,哪还能让他想起这回是来做什么的?

难道他不是来个穷乡僻壤找乐子的吗?只要不€€温留君的媳妇下手,在这里谁能奈何得了他?话说温留君还没媳妇呢,他怕个球?

再有齐君的眼线是他的一个贴身卫士,那是个忠心的,却也是个武痴,谢涵搜罗了墨家剑法、梁国剑法......就让人忍不住钻研武艺去了。

......

应小怜观察入微,让他找人弱点一找一个找,很快这些人就不成气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