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喻芝一直到外头坐上了马车, 都一直还在瞧着闻府大门。他心中那一点隐秘的渴望终究是没有实现。期待着在竹林微风之中偶遇那等韶光艳艳的希冀, 始终不过是他构建出来的幻想。叫他真是又惆怅又念念不忘。
恭王殿下瞧见身旁这痴情儿的痴痴目光, 又想到闻颐书方才说的那些话不由一叹, 心道:这世间之事如若真要细思起来, 一桩桩一件件皆逃不过有理可循。若是闻礼还健在, 说不得还能成就如花美眷,扯一段佳话出来。
可惜了闻家现在只剩下一对兄妹相依为命。说起婚事来, 平白人家倒罢了, 官宦门庭哪有这般潇洒——可以对家世门第前途一应都无所谓?
梅家大朗的婚事便不简单, 可说是清贵无比。这二郎哪里就能随心所欲了?梅家可不会因为知道闻颐书与昭王殿下关系密切, 便下起赌注来的。
这痴儿怕是有的顿悟了。
如此想着, 恭王拍拍梅喻芝的肩膀,说道:“莫要再看了。”
梅喻芝一个恍惚,见到了恭王眼中的怜悯神色, 他不由呢喃:“……殿下。”
梁灼拍拍他的肩,继而敲响了车壁。外头马蹄声醒,将二人带离闻府门前。
晚间时分,闻颐书照例来看妹妹。闻芷先是问了几句话,便道:“我今日原想去竹林子里弹琴,还没走进却见恒山站在外头……”
闻颐书心中略呼,歉意道:“今儿家中来了客,忘记与你说了。”
闻芷有些气恼,“哥哥怎么不与人说一声……”
弹琴是要讲究的,她焚香沐浴却不得一抒情怀。且在自家中,若她那时不多留个心眼,便闯进去了。
闻芷性格颇有些脱俗,在自家里碰上生人,也必定是落落大方,不见得会惊慌失措。但偏世俗里总有些黏黏糊糊的道理,叫本没有的事都变成有事起来。于是,闻芷便极不喜欢这些。这略恼之中,却是不能弹上一曲的遗憾多一些。
闻颐书瞧她,想到梅喻芝方才的惶惶之情,不免有些可惜。倒似有意告诉妹妹,又觉得若是自己自作动情便是不好了,于是便掩口不曾多语。
只道:“近些好日子多,不若去将上回几个认识的好友请来,你们一处玩乐如何?”
闻芷眼前一亮,又有些犹豫,“她们会来吗?”
上回去荣国府她可是知道的,黛玉因为顾忌着别人说她多生事端,皆不曾出过府。却也没有那个机会叫她认识别府的姑娘。
“你只管下帖子请来便好,都是姑娘家的热闹,还能不准了?”闻颐书笑了笑,又道,“那日几个湖,几个山,府中上下都由你调配,如何?”
闻芷一笑:“这我倒不怕,只怕她们来了玩得不尽兴。”
说着便叫莫愁到后头的箱子里去取前日子染的芍药红的融香笺,铺至面前道:“这纸是我自己配了方子来做的。其他倒是一般,独这一股冷香与此季节很是相陪。我用这个来写帖子,哥哥觉得如何?”
闻颐书瞧那纸签上淡淡绯色,果真适合女儿家,笑赞之:“妹妹果真心灵手巧。你只管按自己个儿的意思去请,若有难处便与我来说。”
得了兄长撑腰,闻芷自然欢喜,连夜便写好了那帖子交于兄长。闻颐书将这些放入怀中,整了整出门的衣冠,承诺道:“必将这些圆满送达。”
说罢甩着衣袖便出门而去。
华山在门口为他牵马,扁着嘴为难道:“大爷才休养了几日,还要顶着这般大的日头出门。”
“你大爷我赶着去煽风点火呢。这事儿急得很,不能耽搁……”
闻颐书利落翻上马背,还没坐到一息之间又立刻翻了下来,指着华山说:“不行,这天气骑马我非撅过去不可,你替我备马车来。”
方才华山就说要备马车,结果是闻颐书说骑马快一些不耽误功夫。偏现在又是他反悔了。但华山能怎么办呢?只好把马牵回马厩,将车给赶出来。又叫人搬了冰块上去,等了一会儿,待车内的温度降下一些,才请千娇万贵的闻颐书上了车。
从平家坊出来,穿过人声鼎沸的朱雀大街,再往西走大约一刻功夫才会到荣宁街。感受到热闹慢慢离自己而去,闻颐书取出车上的菱花铜镜照了照。觉得自己真是人模狗样,玉树临风,今日这装扮实在适合去搬弄是非,于是颇是满意。
抱着这样的好心情,他下车的时候都觉得四周的无风胜有风。
闻颐书春风满面,出来接他的贾宝玉似乎并不是很高兴。看他面上带着忧虑,闻颐书便问:“这是怎么了?瞧着不是很精神的模样……”
贾宝玉摇了摇头,忧虑道:“鲸卿病了,一直不见好。”
秦钟病了?
闻颐书眨了眨眼睛,又问:“可请了大夫,说是什么病?”
贾宝玉摇了摇头,很是沮丧,“我本想去看一看他。可家中一直忙乱的很。老祖宗太太都不许我外出。至今他是个什么病症也不知晓,我这心里……”
闻颐书对秦钟这个人没什么太深的印象,上几回见了并没有什么好感。只晓得这个人只得了一场病后,便不在这个世上了。只是闻颐书记不起来到底是秦可卿先死,还是秦钟先亡。如若真是这段时间,东府少奶奶那一场不知泼了多少银子的葬礼过后,宁荣二府还能不能承受住接下来的暴风雨?
他本以为自己的出现,似乎拖慢了许多东西。但现在看来,却并非那么简单。许多本该慢慢凋零朽坏的东西,似乎会在一瞬间便爆发出来。再看面前还在真心为朋友担忧的贾宝玉,闻颐书忽然有些可怜他。
心念一动,闻颐书问道:“你那玉可还在身上?”
被没头没脑地问了这么一句,贾宝玉也是一愣,摸着脖子说:“一直都在身上,怎么了。”
说着往脖子里一掏,结果只掏出一个五彩丝绦的结儿,那通灵宝玉竟是不翼而飞了。
宝玉霎时间便慌了,急道:“我方才出来时还有的,怎么就没了!”
见这玉不见了,闻颐书心中升起一股果然如此的奇怪之感,按着贾宝玉的手道:“你别急,许是路上掉了也说不定。我陪你原路返回去找一找。”
贾宝玉此时已经慌神,六神无主的。任由闻颐书拉着往来时的路上走去,一路走一路看。偏是越急越寻不得东西,漫道的白光晃眼,叫人头晕目眩什么都看不清。
闻颐书拉着人,就觉他的手越发冰凉,再回头一看贾宝玉已经是满头冷汗,面色苍白,眼下发青。
这可还得了,闻颐书忙把人扶住,叫跟在后头的华山去叫贾府的人来。因为已经进来二院里,匆匆跑来的不过是几个避着日头的婆子。她们原还不是很信华山的话,很是不耐烦。再凑近一看,只见贾宝玉已经晕倒在闻颐书怀里了。一个个惊得六魂无主,嚷叫了起来。
这么一喊,真是什么牛鬼蛇神都惊动了。
原本贾母与甄应嘉在荣禧堂中等人,只听得人报说已进了二门,心中都在盘算着等会儿问什么。哪想外头传了一阵邪风来,下人哆哆嗦嗦地来报:“不好了,宝二爷晕在二门里头了!身,身上的玉也丢了!”
“什么!”
贾母大惊失色,手上的檀木拐杖险些没握住。宝玉是她的命根子,而那块玉则是贾母心中荣府隆盛的预兆!如今出了这等事,她哪里还坐得住!
“友忠,老身暂且失陪了,”她向身边的甄应嘉匆匆道了一句,满脸焦灼。
甄应嘉也很是惊愕怎么会突然出了这件事,忙表示谅解,请贾母先行。贾母急匆匆地点点头,跨出几步又道:“友忠放心,今日必能见那闻家孩儿。”
听到这话,甄应嘉原本有些不满的心便平息了一二分。他今日来荣国府便是与贾家人约好一起去套话的。他原就有见一见闻颐书的意思。而那日肃王与信来,将那刑部因何而闹的缘由一说,他便愈发觉得有必要会会这个闻家之后。
他总觉得这桩桩件件的事情背后有一只手在摆弄方向。就像是佐料都备齐了,那只手预备端上一盆大菜,亦或者拉一处别开生面的大戏。
一直到刚才都不曾有什么变故,可那闻颐书一来。这贾府里头就出了这么一件事。本该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但甄应嘉心中不知怎么就泛上了一层不安宁。
贾府突然出了这件事,原本的安排似乎就报废了。甄应嘉心生烦躁之间,见贾母依旧通情达理还能保持理智,心中倒也赞赏一二句。这荣宁二府里头,唯一还能拿些主见有些主意的人也只有这位老太君了。
可也始终是到了年纪的人物。后头无继,日后贾府没落也是迟早的事情。自家虽与他家万分相似,但好歹还有自己可以再撑上二十年。这二十年保他甄家满门富贵倒是无虞。如此比较起来,他甄家才算得上是鼎盛门府,无人可及。
略略平复了一番心绪,甄应嘉便依旧坐了回去。下头服侍的人不会怠慢了贵客,又是奉茶又是添果,又过了大约一刻钟功夫,外头传来一串声响。
却听一个无比年轻的声音道:“多谢带路,我这便进去了。”
甄应嘉一个抬头,只见一个身影从门外踏进来。因迎着光线,他的身形有些模糊。模糊到甄应嘉以为看见了曾经下属的身影。他心中一个震颤,手中的杯盖便有些拿不稳。
那个少年终于走到了他面前。见到甄应嘉的第一眼,他适时地露出了些许惊讶继而是疑惑神情。然后,甄应嘉听到他带着些犹豫的声音问:“可是……甄世伯?”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有点中暑,所以没更。找个机会我补上
第83章 章八十三
迎着闻颐书微微惊喜的眼神, 甄应嘉一时竟觉得一切不在自己的预料之中。因为这孩子表现得实在是太真诚, 仿佛真是遇到一个多年未见的长辈。
压下心中各种疑惑怀疑,甄应嘉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激动地抖着胡子,“你, 你可是闻家孩儿!”
然而,两人脸上都爆发出一种久别重逢的悲怆神色,激动地扶在一处。那场面看上去仿佛无比感人。
甄应嘉上下打量着闻颐书,老怀安慰,开口道:“好好好, 你平安康健地长大。同贤泉下有知, 必欣慰不已。”
闻颐书已经激动地要落下泪来, “今日能在此见到世伯, 想来老天也还是眷顾我的。”
两个人各自抬眼, 看似喜悦激动实则各怀鬼胎地眼神瞧着彼此。各自在心中冷哼一声, 然后放开了对方的胳膊。
贾家现在虽然乱成一团,但待客的礼数还是在的。闻颐书进来后, 便有人上了茶果。下人轻手轻脚地下去后。这荣禧堂里便只剩下闻颐书与甄应嘉二人。
甄应嘉道:“自你父亲去后, 便忽然没了你的消息。我几次派人寻, 也不见人。一点忙都帮不上。你……”
他似乎想说什么, 最后只是遗憾地叹一声, 问:“这些年你过得如何?都去哪儿了?”
闻颐书如他所愿,没有防备地回答:“父亲去后,家中老小也都散了。我得先生庇佑, 在书院读了几年书。可惜资质愚钝,除了丢尽先生颜面,毫无作为。先生瞧我无用,便也不求我什么功名。只道有个举人身份,日后行事不那么为难才好。
于是便去考了,侥幸得了一个头衔进京来,不想又碰到那般倒霉事。也不知在这里停留多久。”
说着,顿了一顿,满是苦涩道:“若是一直考不上,日后便也要去做别的营生了。”
前面这些话都没什么作用。是个人都晓得闻颐书当时是在躲人,像是夹着尾巴逃跑的耗子,跑得又快又隐秘。甄应嘉自认当时还顾念着共事一场的颜面,便对闻家手下留情。他若是真要想做些什么,那留得他家性命?
至于闻颐书现在说的话,他信一半疑一半。官场上便是两分真八分假,他混迹多年早便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而现在他更关心的乃是眼下,一听到最后那句,甄应嘉心中略是一动。于是假意安慰了几句,又问:“如此,贤侄是打算留在京城了?”
面露苦涩无奈之状,闻颐书深叹道:“江南宅院皆已卖尽,也无亲族,实在无处可留恋。常言道落叶归根,我家本也是京城人士,不若留在这儿。日后做个小买卖,随意过活了。”
“你也是朱门贵府之中出来的,哪里就落到这般田地!”甄应嘉似乎很是遗憾,可怜,又有些恨铁不成钢。那表情极好地诠释了一位顾念小辈的长辈该是什么样子的。
闻颐书被他这么一说,似乎勾起了无限的委屈,竟是带着哭意,“我又何办法!父亲什么都不曾留下,能叫不饿死已是极好了!”
这话里带上了无上的委屈,还有埋怨。背后透露着因为不能维持优渥生活的不满和烦躁。这样的闻颐书才是以往甄应嘉眼里的闻颐书——空有一副好相貌,实则文不成武也不成的无能纨绔。
仿佛是听到了他的埋怨,甄应嘉道:“如此困难,你怎么,怎么就不来找我呢!”
闻颐书张口便要说:“哪里不曾……”
然刚冒出一句,便忽然住了口。甄应嘉似乎立刻反应过来,假意怒道:“这帮子刁奴!”
话虽如此,也不过做个样子。当初就算是闻颐书真的上门去了,甄应嘉也不会见的。而闻颐书便是看准了这一点,随口就是连篇瞎扯。
似乎意识到了自己已经不是那个威风凛凛的盐政之子,二人之间的身份差距一个在天一个在泥。若是想日后过得舒坦一些,必要抓住这份旧情的。于是他嘿嘿一笑,带上了些许谄媚的讨好之意,“只盼日后,世伯能照拂一二。”
皮相好的人便是占优,哪怕说出这等攀附之语,也丝毫没有猥琐之气,竟还带点羞涩的意味。甄应嘉呵呵笑了笑,端起茶杯,垂眼喝茶道:“荣国府与我家乃是多年老亲,你若在京城久居,他们必定会照拂你的。”
这分明就是敷衍之语。便是关系再好,没个实处,哪得叫别人照顾一个三不亲的,丝毫没有用处的小辈人物。而闻颐书全当没听懂这敷衍话,依旧极好地扮演了一个绣花枕头,激动地再三道谢。
此一番闲话下来,甄应嘉继续客气着:“我此次上京述职,过不得多久便要回去。贤侄若有什么为难之处,不妨与我说。我快快叫人替你解决了。”
他其实也就客气一句,哪想闻颐书忽然就很激动地站了起来。三两步走到他面前,不带一点儿犹豫地跪了下去。
“还请世伯救我一家性命!”
甄应嘉被他这一下吓得差点喷茶,好容易维持住表情,弯腰边去扶,“贤侄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有话好好说!”
方才还谄笑着的人此时已然换了一副面孔,五官扭曲,神色焦急,似是真的碰上了什么生死攸关的大事。
“我,我原也不想麻烦世伯!只是,只是这事存在我心间好几天。若再无个章法,我这一家的性命,怕是就要交待在此处了!世伯,世伯!看在我爹为你忠心耿耿的份上,世伯救命啊!”
“贤侄!”甄应嘉唬了一大跳,把人拉起来,警告道,“话可不要乱说!”
闻颐书被他一瞪,似是怕了,忙胡乱点着头。
甄应嘉重新坐回椅子上,强行按捺住心中的不屑与不耐烦,问:“什么事,你只管说。”
闻颐书白着一张脸,结结巴巴的,“于我家乃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但世伯您简在帝心,怕是只需一句话的功夫便可了结了。原,原是这样的……”
他咽了一口唾沫,说:“那日我家来了三个公公模样,自称是东宫府上的。说是太子瞧上了妹妹,要纳妹妹做侧妃。我瞧他们说话漏洞百出,又想太子纳喜怎么会如此随便。于是便随意打发他们走了。只是我家管事激灵,觉得不对就叫人跟在后头。哪想到,哪想到他们真的往宫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