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避之不及的废帝,眼下有了避难之地,该会动心的。她笃定元莞会答应。
元莞触及到陆连枝毫不掩饰的情意,不免一笑,曾几何时,她也像这样痴缠着元乔,年少无知,待吃亏之后才醒悟。她不信感情,也不愿害了陆连枝。
“废帝就是一隐患,陆家不争,县主可择旁人陪你赏景饮酒。”
她变得愈发冷硬,拒绝的话也极是无情,陆连枝失望,看着冷静的人,勉强一笑:“我说过没有比陆家更适合你的地方,你若想去布苏,我会带路,我比礼院的人更熟悉那里。”
“我并不想找寻自己的来处。”元莞坦诚。
她从小就是先帝唯一的公主,看着风光,可唯有她自己知晓这条路走得多加艰难。她被刘氏当作争宠、揽权的棋子,先帝当她是祸害,最后不得已立她为帝,却给了元乔废帝的遗诏。
令她为帝之路更加艰难。
十岁那年,元乔说过,做一好皇帝,就会保命。
她信了,为帝后从未懈怠,与太后周旋、忍下朝臣的不敬,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她讽刺一笑,怨不得元乔废帝,本就是血统不正,元乔所为并没有错,错的只是她而已。
血统不正,还指望做一好皇帝,天真而无知。
“你为何不想?”陆连枝不懂她的感情,紧紧凝视她,奈何只看到平静到波澜不起的面色,忽而想到一词:喜怒不形于色。
元莞并非是表面上这么简单,她有些失望了,还是不想放弃:“我同你说了,只是想让你知晓,我喜欢你罢了。”
“我也是在告诉你,我是一隐患。”元莞起身,收回视线,她要回府。
陆连枝未曾想到她会这么早就走,劝道:“用了午膳再走。”
“不必了。”元莞甚是冷酷,头都不回,领着落霞离开。
*****
公主府内的元乔送走魏国长公主后,就一直沉默不语。
不久后,孤鹜送来苏闻请罪的奏疏,藩王死在狱中,是他监管不力,未查明之前,就先来请罪。
能做到枢密院知事的官位,都不是酒囊饭袋,言辞之间都是愧疚,恳求陛下降罪。
元乔将奏疏放在一侧,豫王的事等到开朝后再作商议,所有的线索都因他的死而中断,剩下来的事只需往旁人身上推即可,豫王一府依旧在。
廊下的风吹进门内,透过肌肤,引起一阵寒冷,元乔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抬脚欲回宫,在府门口见到回府的人。
元莞裹着大氅,露出一张粉白小脸,眉眼不豫,似有心事,走近后,才看到她鼻尖冻得通红。
元乔回宫的心思止住了,在她路过之际,主动开口:“你怎地回来了,用过午膳了?”
“你要回宫了?”元莞恍惚其神,被她挡住,才看清府门前的马车。
元乔没有回应:“回屋再说。”
元莞没有拒绝,亦步亦趋地跟着她回屋,未曾开口,她就递一本奏疏,翻开后,就见苏闻的字迹。
请罪的奏疏,元莞看过不少,下面的人办事不力,往往就会上请罪的奏疏。苏闻的不同,言辞犀利,字里行间可见事态严重。
“陛下去见苏闻?”
“你觉得该不该见?”元乔反问她,想知晓元莞的看法,又见她愁眉不解,就想同她说说话。
元莞不知她的心思,顺势开口:“你既要压制苏魏之势,眼下就不可见,让他多反省几日,陛下该知晓如何安抚朝臣。”
“我知晓,那便不回宫了。”元乔应道。
“嗯?”元莞一惊,她方才说了什么,就不回宫了?
元乔淡然起身去吩咐婢女摆午膳,姿态娴熟,她不悦道:“这不是你的公主府。”
“嗯,也是要用膳的。”元乔温声回她,见她情绪回缓,才徐徐问起陆府的事。
元莞本不想说,见她赖着不走,就道:“陆连枝说陆家最适合我,是我最好的避难之地。还说、她……”
她顿住,情爱的事有些难以启齿,嘴巴抿了抿,可见到元乔站在自己面前,就咬牙道:“她说喜欢我。”
元乔脸色变了。
她满意地扬起下颚,拍拍手起身回去回屋更衣。
走了两步,元乔蓦地伸手,握着她的手:“你如何想的?”
元乔的手很冰,就像冰雪,毫无温度,冻得元莞立即收回了手。
“你如何想的?”元乔重复问一遍。
元莞将手背到身后,不让元乔再碰,故作冷凝:“与你无关。”
元乔不再言语了,放她回屋,深深一叹,好似都认为陆家是元莞最好的去处,她这里不好吗?
可能真的不好。
****
午后元乔就回宫而去了,没有多加逗留,元莞乐得自在。
没等开朝,她就寻了机会入宫,并不是去垂拱殿见元乔,而是去了慈安殿。
两年前废帝之后,刘氏就一直待在殿内,被元乔的人看住,断绝与外界来往。
元乔与她合谋,是为将元莞摘干净,亦是无奈之举,待到事成之后,自然要将人看住,不会留机会与朝臣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