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前路
思量半晌,商闻柳郑重其事地抬头,竟也没有看温€€,而是直直对着江抚道:“刑狱案件,全要凭证据和初情还原,既然江同知说这公文是证物,下官不才,正是与文书镇日打交道的,江同知可否将这文书借给下官一观?”
江抚脱ko而出一句:“你也配。”
李庚瞄向他,江抚心有不甘,悻悻道:“陛下,此人并无刑部的文书,恐是贸然带了牌子过来捣乱的!”
“朕在这里坐镇,又有锦衣卫把守,料想也翻不出什么浪花。这个小主事在刑狱上有些见地,今夜总归是睡不好了,听人断案倒还新鲜,你就甭拦着了。”
江抚不情不愿地将文书交给商闻柳,岂料商闻柳不过看了寥寥数行,便陡然仆在地上,扬声道:“臣,恳乞陛下赐臣一死!”
温€€与江抚俱是一惊,江抚顾忌皇帝在场,并未破ko大骂,只略略抬高了嗓音:“你大胆!今夜是什么场合,岂容你来大放厥词!来人,把他叉出去!”
皇帝横臂把江抚拦下:“急什么,听他说说。”
商闻柳疾声重复道:“恳乞陛下赐臣一死!”
李庚扬眉:“哦?这文书写了什么,竟让你犯了这么大的罪?这案子是能断还是不能断,你且说清,从进门起你便油嘴滑舌把江同知耍弄了一番,朕要你老实交代,否则便真把你拖出去砍了。”
商闻柳跪地不起,拜过两拜,额头贴于地面,本是诚惶诚恐的求死姿态,答话的声音却掷地有声:“臣左右为难,退一步便是欺君,进一步便是罔上,臣虽起于微末,却有幸得陛下爱识,断然不愿做目无君父之人,故而向陛下乞求降罪!”
这会儿倒成了“降罪”了,皇帝拢着披风,眼睫微垂:“恕你不死,起来回话。”
再神神道道地卖关子,这颗脑袋便真的要落地了。地上又凉又硬,商闻柳本就没想耽搁,拂去袍摆灰尘,对着皇帝又是深深一礼:“陛下,这文书有问题,若是据实已报,今夜这样的景况,也只能粗粗知道江同知这份文书出了差错,想要查明,则江同知便会平白受冤屈,这是戕害人臣,因此臣不敢罔上。”
“你!”江抚脸色一变,抄起手就向商闻柳抓去,温€€脚步一错,巧劲把江抚撞开。
隔着一个温€€,江抚心火直燎,恨不能把这贸然闯入的人给劈碎了。
“可若是知情不报,那便是欺君,臣只好出此下策!”
李庚听他这长篇大论听的烦了,摆摆手说:“莫扯那些君君臣臣的,这公文有什么问题?”
商闻柳深吸一ko气,说:“江同知这份文书,是宏庆初的浙地文书。罪臣在刑部任职,无意间听说当年一整年的文书都是地方文吏抄录了两份相同的文书,送到京城由各部的人手核对后,再行入库。这一点,不止六部,锦衣卫应该也都清楚。”
江抚盯着他:“宏庆初根本没有六部的文书经过我手,此事我哪里知晓。”
商闻柳站了起来,凝起双眸,冷冷地回敬道:“那同知此时便知晓了。”
“浙地的官衙惯用松烟墨,松烟墨较之京官常用的油烟墨,其色沉黑而无光泽,而油烟墨在灯下照亮后,浓郁乌黑,宛有漆面亮光。如果是宏庆初年浙地送去户部的公文,那抄录时所用的一定就是松烟墨,而非六部惯用的油烟墨。”
他这时才看向了温€€,那双眼眸中波澜迭生,漆黑的瞳仁像要把他包覆起来,商闻柳的心重重跳了一下,没有继续耽溺在这里,他转而将文书呈给皇帝,顺带举了边上的书灯来照亮纸面。
“陛下请看,这墨字表面光滑,确系油烟墨无疑。”
江抚要上来,商闻柳微微侧身,把他的目光挡住:“这份文书虽然有当年的押印和签文,但确凿是油烟墨抄录的,这便是可疑之处,刑狱判定中,最漏不得这般的疑点。只要去查一查当年同批送到户部的文书,就能知晓这份公文是否真的有问题。”
他的用词很谨慎,只说是否有问题,而不是真或假。
李庚大致也明白了,睨了眼江抚,道:“回去多查查吧,江抚急心办事,倒可以体谅,只是莫再被什么人给糊弄了。”
江抚一惊:“陛下!”
李庚起身要走:“此事到此就算完,灭门的案子还是要温€€去料理,这文书嘛,朕自有定夺,你们二人莫再为着此事起争执。”“陛下!”江抚心头大惊,往外追了两步,“陛下!万不能相信此人!他深夜擅闯此地,分明没有刑部发牌,却谎称是来录事案情,其心本就可疑,怎能听之信之!”
皇帝停下脚步:“好了江抚,刑部的人自有刑部去处置,你越界了。”
江抚一顿,霎时间明白过来,寒意迅速攀上脊背。
他越界了!越的不是刑部和锦衣卫两座官署这条线,而是君臣之间的这条界线。换句话说,今日这案子本是皇帝交由指挥使督办,意思就是此案只需让皇帝心知肚明即可,岂有他从旁来染指的道理。
但既是如此,为何皇帝今夜还会跟从他前来?
江抚来不及细想,倏忽间便跪了下去,伏身叩首:“臣知罪!”
皇帝道:“你有什么罪?朕最厌恶有人动不动便来请罪,把朕当做什么?夏桀商纣?”
江抚冷汗涔涔:“臣断无此意!”
温€€静默地站在一旁,嗅着屋内尚未散去的血腥,抬眼看着商闻柳。今夜好险,错一步就是血溅三尺,但他心中反倒没有什么惊涛骇浪,好像只要商闻柳站在他身边,万顷波涛都会平息。
江抚还跪着没有起来,他身前的九五之尊已然折返,门外有人开了门,氅衣手炉纷纷往皇帝身上披挂,“闹了一晚上,也该休息了,都散了吧。”
江抚憋了满肚子气,带着自己的人撤离了驿馆。
门就这样敞着,满屋血气总算散去一些,忽然间,李庚负手转身过来,话音一变:“至于朕这位刑部主事,冒领腰牌闯进来,若人人都如你这般,那朝廷法度就是一纸空文了。但念在今夜是事出有因,这头就不用砍了,罚俸一月,好好思过。”
商闻柳道:“陛下宽仁,臣感念在心。”
李庚没有搭理,看了眼温€€,温€€心知肚明,绕开商闻柳,随着皇帝一同出去。
商闻柳没有跟上,心有余悸地跌落在地。
李庚走得很慢,好一会儿才离开了院子,把那乱糟糟的一篓子破事绕在脑后。内侍和锦衣卫都没有随行,夜里北风猖獗,厚云把苍穹铺满,一丝月光也照不下来,温€€提着灯,在边上照亮。
“那个主事,胆子可真大啊。”李庚忽然说,似乎只是在闲聊,而温€€也有这样一种感觉,前路无限延伸,变成了朔边宽阔的草原,再冷些的地方,黑色的冻土覆盖了薄薄的冰层,在无数星子下闪动着亮晶晶的光。
温€€笑了一下,适才紧绷着的弦松了些:“胆子若是不大,那些事迹也是折腾不出来的。”
李庚像是被冷着了,好一会儿才说:“今日.他能为你说话,我很惊讶。他是可造之材,但堆出于岸不是好事,因此我放他在刑部,也是想多历练他,现在看来,还真没有拂了我的意。”
“他能做事,而且......重情义。”温€€盯着灯笼,火舌伏窜闪动起来。
“他是重情义之人,你难道不是?”李庚捂着手炉,忽然长长一叹,“我常想,人活一世,是手握权柄更好,还是知己在侧更好。”
温€€说:“陛下享有四海,泽被生民,很多事情,也不必去烦忧。”
“享有四海。四海何其浩阔,我是凡人身,穷尽一生,也总有我享不到的东西。生民......生民不在背后骂我狗皇帝就算好了。”李庚便没再说话,他的背影像有无尽哀愁,温€€在他身后,恍惚觉得这个人已经从朔边畏畏缩缩的藩王的影子里走出来,脱胎换骨,是杀伐决断的另一个人。
风还在吹,温€€手里的灯笼扑熄了,淡蓝的青烟从通风孔钻出来,在夜色中消弭无踪。
“行了,就走到这儿吧。”李庚踏进了黑暗里:“今夜之事,朕权当未发生过。”
前路完全黑了,温€€停在原地,看见李庚缓慢地往前走。
转眼间,前面遥遥亮起了灯盏,纸上描着大内的字样,内侍抬了软轿来,低眉顺眼地为天子撩开锦帘,李庚在踏进去的那一瞬间,忽然回望了一下身后的夜色,风把他的袍角扑簌簌地拉出很远,天子敛起眼睑,低声说:“秀棠,莫愁已去无穷事,既已身在皇都,除了眼前事,还有将来事。”
温€€站在巷陌间呼号的北风里,直到商闻柳提着灯,匆匆追了上来,四方笼罩的黑色潮水便褪去了。他们并肩站了好一会儿,温€€才安心地把那温暖的手握住,眷恋地落下一吻。
第115章 绣图
这日下了些雨,一夜过去,稀薄的冰层凝结在瓦檐,日头一照,滴滴答答落水。
屋里是歇着人的,此刻却并没有动静传出来,等在外头的下人面面相觑,拿不准这位主子是什么意思。
洛侍郎的新夫人接回家了,十天后便要办喜事,这些天本该是热热闹闹的,结果新夫人头一天刚进了府门,什么也不吩咐,直把自个儿关屋里。天又冻,这会儿给人撂脸子瞧,侍候的下人唯恐是哪里做得不周,又难免生出些抱怨。洛侍郎公务繁忙,昨夜没有归家,几个人商量了一会,支了个人去叫老管家来,老管家年纪大见过风浪,应当是有主意的。
报信的是个小丫鬟,敛起袖子悄悄挪出了新夫人的院子,没成想老管家已经迎面过来了:“姑娘在里头歇着呢?怎的这个时辰了还没动静?”
厨房已经热过三道热水了,就怕主子们起来没有梳洗的净水,新夫人迟迟不起,这水就得一直热着。老管家也奇怪,这才过来看看情况。
小丫鬟冷得直哆嗦,压着头颅,说:“早上没让人进,后面就一直不见吩咐了,刚想请您来呢,赶巧就遇上管家了。”
老管家脾xin算好,看着这一院子拔毛鹌鹑,也没训什么,只走到新夫人厢房门前,轻叩了几下:“姑娘,早晨还没用过饭,这会儿饿了不曾?”
大概也是管家年老听着亲切,过了一会儿,里面懒懒地响起了女子的声音:“过会儿端进来吧。”
老管家又道:“那老奴这便差人给姑娘送梳洗的热水来。”
里面没了回音,算是准许了。
老管家怕再出什么幺蛾子,便守在院子里,半盏茶的功夫,屋里轻轻咳了一声,这是准人进去侍候穿衣梳头了,外面等候的丫鬟婆子便急忙呵暖了手,鱼贯进去。后面的小丫鬟跟着踏进屋,替里面换挂帘子。
郑黎儿乌黑的长发披散,脸颊苍白。趁着空隙,小丫鬟隔着一张珠帘往里面瞧了两眼,这夫人好看,娇娇嫩嫩的。就只有一点不好,像纸糊似的,风来便坏了。
新夫人也觉察到小丫鬟的目光,斜倚在梳妆台前向她望。小丫鬟惊了一下,赶忙收回眼神,心里嘀嘀咕咕地,正扯开帘子要往门缘上挂,冷不丁被外面来的一个耳光招呼上来,垫高的脚扎先歪了,她人才“砰咚”倒在地上。
“蠢东西!仔细看看你挂的甚么!”打她的竟是老管家。
小丫鬟一时也懵了,好半天才被脸上火辣辣的疼痛唤回神智,拼命憋着泪,爬起来回话:“往年都是用这帘子,今年没听主子们有另外吩咐,这才以为是同往年一样了。”
“猪脑子!”老管家哪里是叫她解释,眼风朝郑黎儿那处望了一望,又掴了她一巴掌,“这等旧物前两天就该焚烧了去,你不长眼睛,还拿出来挂!”
小丫鬟涉世不深,听不出老管家究竟是何意,这时两边脸颊都高肿起来,眼泪再也憋不住,啪嗒啪嗒往下落。郑黎儿实在看不过眼,拦了管家,挥手让小丫鬟出去:“帘子便挂着吧,旧是旧了些,却也不是不能用。”
说话间,她扫了眼那陈旧的布帘,发现帘子底绣了朵金灿灿的并蒂莲,风撩动着,玲珑可爱。
郑黎儿晃了晃神,她头上还缺一支钗子绾发,但已经懒得再同管家闲扯,便道:“我有些乏了,你们先出去吧,午时用饭,差人再送进来便可。”
管家不知道她瞧出什么没有,更拿不定这个新夫人的意思,不好在此多留,侍候的下人先退出去,老管家才慢慢把门拉上。
并蒂莲飘动在北风的尾巴里,郑黎儿在几步之遥外静坐片刻,像是被那金色闪了眼睛,慢腾腾地站起身,近前去想把这朵莲花看个清楚。布帘迎着一点光线,闪动出了内里蜿蜒的图样。
郑黎儿呼吸一滞,站立片刻后,她蓦地转身,从妆奁内找出一把剪子,剪碎了敝旧的布料,从中抽出一张薄如蝉翼的绣图,边上有个细小的“方”字。
洛汲那位先夫人就是绣娘,郑黎儿在这一瞬间明白了一切,她攥紧了这张绣图,胸前微微起伏。她进府前就向人打听过,洛汲这些日子把府里上下翻了个遍,不知在找什么,此刻郑黎儿辨清了绣图上的字,便愈发笃定心中猜测。
那生死不知的方氏将这张图缝进布帘,或许是盼着洛汲能念旧情留下这些旧物,没想到他自己倒把它们焚毁殆尽。
郑黎儿眼里闪动着光,她知道自己该怎样脱身了。
午时未至,候在厢房前的几个丫鬟被叫了进去,郑黎儿掀开cuang帘,模样懒散,那声音还是高高在上的:“府里的炭火我用不惯,这盆拿去倒了。”
并蒂莲未烧尽的金线在灰烬中微微发亮。
丫鬟一低头,蹑手蹑脚把那盆灰烬端了出去。
十月已快过半,天便愈发冷起来,纵是暖耳风帽齐上阵,那北风还是够人喝一壶的,官吏们上下衙不敢硬抗,纷纷搭伙,雇起了软轿。
温€€在朔边待这么久,这点冷风吹着也还习惯,每日还是骑马,外头冷飕飕的也能把这些日子带来的焦虑给缓解些许。
月初的灭门案从案发到结案,也不过七天而已。锦衣卫办案神速,掘地三尺找来了当年的接生的稳婆和造册的胥吏,最后一点疑点便也如冰消释,除了那遗孤莫名病死在驿馆,倒也没出什么岔子。
只是原籍中那户籍公文的原本,却怎么也寻不到踪影了。
李庚再没向他表露出什么别的态度,只是额外赐了些表里,温€€经此一遭,将里外心腹敲打过一番,再着手查问那日过来报信的小旗时,才发现此人在诏狱中是与孙修常年一块轮值的。
这着实恶心到了温€€,江抚干什么不行,学人倒挺有一套。虽说这三年摩擦始终不断,但也都是些官署里的小打小闹,他们的梁子这回是结大了,但只要江抚没做出什么实质xin的违律之事,温€€也不能拿他怎么办。
商闻柳知道内情,始终憋着一肚子气,翻了两天大梁律,可惜没能找出个罪名给江抚安上。他被罚了俸,在刑部还差点被左澹抓住以公谋私的小辫子,心火自然烧得旺盛,在温€€家里吃了几顿饭,就滔滔不绝引经据典骂了这两人几回。
这日檀珠刚抄完了千字文,正到了饭点,商闻柳从刑部回来,匆匆解了厚氅,带着一身寒气道:“檀珠,去温大人家蹭饭。”
檀珠捏着写分叉的毛笔,无语凝噎,她家公子被罚了个俸,又不是揭不开锅了,怎么会变得像饿鬼转生似的?
指挥使备的都是家常小菜,三人都吃得惯,席间商闻柳逮着空又把江抚给臭骂一顿,温€€实在憋不住笑,只好埋头吃饭。檀珠小孩心xin,又是抄了一天的千字文,摸摸小肚子想着出去溜达一圈,可惜此刻天黑,指挥使府上又没什么有趣的玩意,檀珠跟着老仆逛了一阵后院,见着的除了兵器架就是马厩,便百无聊赖又回去抄书了。
两个大人倒是细嚼慢咽,用完晚饭,又谈了会朝事,再一瞧这时辰,已经不早了。厨房烙了些馅饼,热腾腾端进来,商闻柳鼻子灵,闻着是梅干菜的香气。也刚好是消夜的时候,两人都没什么拘束,抓了面饼对坐着吃。
商闻柳在老家就爱吃梅菜,夹着面饼甜咸适中,不过梅菜是够香的,就是面饼太干,啃得人腮帮子累,啃两ko就要停下来歇会儿。
“这么晚了,你还不走?”温€€没吃多少,微微俯身提起桌上的茶壶斟茶,话里有点深意。
“才吃了你几天,这就舍不得了?我被罚俸一月是为了谁?”商闻柳挑着眼角,擦干净了手,便喝了ko温€€递过来的茶水漱ko,竟然没多想:“温指挥要是心疼这两个钱,把我扫地出门,我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指挥使说:“原来商大人是惦记着我这点俸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