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垫肚子,掌印府离仙灵山有些路要走。”说着,李浔就半靠在了车壁上,盖着兽皮毯子随手抽出了一个柜子,从里头拿出了一本志怪小说。
李重华看了几眼,自己打开食盒将吃食拿了出来,里头也不过只有几叠糕点,他默不作声地吃了起来。
马车很稳、速度也很快,不过两柱香的时间便到了仙灵山脚下,一个茶馆讨巧地开在了那里,专设了帮人看马车的业务。
仙灵山是一座矮山,这山自从大晏开国便存在,传闻始皇被仇敌追杀到地处,遇见了仙人才绝处逢生,由此取名为仙灵山。那时候的仙灵山还是荒山一座,听闻始皇在那仙人身上嗅见了腊梅的香气,为了答谢仙人的大恩,唤人种了漫山的腊梅。
这腊梅一到冬季便是满山地飘香,由此引了不少的人前来煮酒赏梅。
他们到的时候,人已经很多了,多家的小姐夫人带着婢女随从乌泱泱地往山上走,也有不少文人骚客借此来抒发诗情。
“走吧。”李浔朝他微微地摆了一下手,却是往上山的路相反的方向走。
李重华往山路上看了一眼,没说话跟在了他的身后,也没人得空发现他们的异常。
绕着山脚下走了半圈到了后山,与前头的喧闹相比,后山的景色倒是要荒凉许多,积雪乱压在枯败的杂草上,没有一处见得着脚印。
“过来一些,重华。”李浔对他招手,“来我的身边。”
李重华往他的方向走了几步,心里想的却是昨晚上李浔的癫狂,现下膝盖还在隐隐作痛。
庆幸这一次李浔没有做出什么事情,而是在李重华靠近之后伸手圈住了他的腰,足尖借着力便开始往上去。
踏过石块、点过枝桠,他们朝着上山一点点地靠近,李重华不敢动弹,心中却早已是翻江倒海了。
他倒是知道李浔不止是个普通的阉人,知道东厂督主都是其麾下“学生”,一定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却没有想到对方身为司礼监掌印武功却如此之强,甚至轻功带他一个已经及冠的男子都毫不费力。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前他不甚了解,输给李浔也是应该。
仙灵山的山顶有一座鎏金红木雕的八角亭,亭旁的腊梅最是茂盛,就连香气都比旁的要浓郁许多,有人说那便是当年始皇遇见仙人的地方,所以才会如此不同。
不管传闻的真假,这是个煮酒赏梅的好地方倒是真,因此每年都有很多人想抢着先机到这里,这李浔的轻功一带,便直接落在了亭的旁边。
脚一落到地,李浔就放了手,轻声道:“摆上吧。”
他话音一落,不知从何处出来了几个劲瘦的男人,长发都是高高束起,穿着浅灰色的骑装,面容冷淡没有表情,这模样长相教人一点也记不住。
那几个男人抬着红泥炉、厚蒲团、兽皮毯,又提着几个食盒,迅速地处理好给泥炉升起了火,再给八角亭添了几面轻薄的帷帐。
做完这些,他们又很快隐去。
雪地上浅浅的脚印转瞬间便被刚飘下的雪掩盖,仿若从未来过。
此时此刻,李重华心中的感觉已经不单单用讶异来形容了,更像是一种无措和恐慌,还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茫然。
他到底太过于狭隘,怎知他的敌人远比他认为的强大。
对方似乎一点也不怕被他发现这些,或者说就是特地在告知他这些。
下一秒,李重华和李浔对视上了,而李浔微微地勾了一下唇角。
第5章 【伍】再遇旧人
泥炉里的酒冒出了一层绿沫,扑腾间又被煮散开,李浔把八珍糕往他的方向推了推,用金匙推开泥炉里的浮沫给他自己的酒盅里添了一些。
“你若觉得无趣便再等一等。”他半倚着小几细品着酒,微醺之间眼睛半眯着,面上的红晕与身上的红衣相得益彰。“这米酒还是不敌其他有烈性,但胜在甘甜讨喜。”
李重华拿了一块儿八珍糕细细咀嚼,没有怎么喝,闻着煮出来的酒气都觉得有了些醉意,和着八角亭外腊梅的香气,确实催生人产生出惰意。
一块儿八珍糕还没有吃完,正在品酒的李浔忽然开口。“来了。”
他话音刚落,小道处就传来了散落的脚步声,还有几人应和的笑声,不过一息,那一行人就转了出来。
为首的是一个大腹便便的男人,髯边留着半长不短的胡须,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着直布青色长袍、外加一件镶着羊脂白玉纽扣的披风。他身边跟着一个穿着大袖圆领、桃色花冠裙袄的女人,襟上一个金镶玉的禁步,在皑皑的雪地里晃眼得很。女人牵着一个半大的孩子,身后还有两个还未出阁的女子。
除却这行主人家的,身后还有六个带着煮酒器物的小厮,还有提着食盒衣物的婢女。一行人的阵仗,不像是出来游玩的,倒像是要搬去别院长居。
这男人李重华认识,户部尚书戚永贞,大皇子晏鎏锦的人。
他身边跟着的女人是他的宠妾惠丁兰,带着的孩子是惠丁兰三年前生的儿子,至于身后的两个女子,是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皆是庶出。
戚永贞还未走近,见到亭中有人便停下了脚步,李重华透过帷帐看去,他蹙着眉似乎是很不开心。
于是李重华看了李浔一眼,对方只是回了他一个带着笑意的眼神,手中的酒盅还是没有放下。
也不知戚永贞说了什么,那后头的小厮便走上了前,隔着帷帐就开始大喊:“里头的人是谁,快快离开,这八角亭是我家老爷定下的。”
亭内就他和李浔两个人,两人都没有说话,自然是无人回答那小厮。
没有得到回答,那小厮气急了,语气更重了一些。“快些离开,别不识规矩,我家老爷可是贵人,你胆敢不从?”
回答他的仍旧只有炭火烹酒发出的啪啦声。
眼见着喊了两次都没有回答,戚永贞又派了两个小厮,这次便没有说话,直接朝着八角亭而来,瞧着手的动作是要扯开帷帐。
李浔没有去阻止,所以李重华也没有动。
那小厮下手粗暴,轻薄的帷帐在他的拉扯下被撕裂成两半,又轻飘飘地往下坠,堆在地上和积雪融为一体。
“倒要看看是何胆大包天的人,竟然……”扯下之后小厮就开始怒斥,然而在看清楚八角亭内那一身红袍的人的长相之后瞬间哑然,双腿哆哆嗦嗦之下往后退了几步。
戚永贞对小厮的行为不满,低喝了一声往前走了几步,却在看清了李浔的脸之后面色也瞬间变得难看了起来,嘴角开始细微地抽动。
“李掌印,真是好巧,原来这八角亭之中的人是你啊。”
李重华记得戚永贞从前对李浔忌惮得很,恨不得避着走不触这霉头,怎料在晏淮清“死”后,他的态度变了如此之多。
事发不过一旬,已是物是人非。
“戚尚书,来一杯?”李浔把酒盏朝着戚永贞的方向举了举。
戚永贞还没有动作,他便把目光移到了被丢在了地上的帷帐上,故作惊讶地说:“尚书喜欢这纱吗?也是,你见多识广,想必已经认出那是今上钦赐的流云纱了。”
流云纱,薄如蝉翼,因被风吹拂过姿态宛若流云轻烟而得名,千金一匹、千金难遇。
上次李浔带人侦破了一起官盐走私案,皇帝龙颜大悦,将藏在国库里多年的流云纱赐给了他一匹,这点倒是没有诓骗戚永贞。
但李重华却很是肯定,这并不是那传说中千金一匹的流云纱,不过是普通的、用来做帷帐的布匹罢了。
李浔说完这话之后,戚永贞面上的表情更是难看了,“李掌印,这流云纱金贵,我又何曾能够见识到呢?怕是就在面前,也认不得是与否了。”
他这话音一落,李浔就嗤笑了一声,其中不屑未有隐藏。
端起酒盏一饮而尽,李浔没有再看戚永贞,而是冷冷淡淡地说:“眼前不就是了?戚尚书若是看不上这被丢弃在地的,可以去请求万岁爷让你去国库看一看。”
“戚尚书面子薄,我也可以替你说,尚书以为何?”
李重华手里那块八珍糕还没吃完,一边细品一边看戚永贞的表情。他垂在身侧的手已经握住了拳,面上崩得紧紧的,耳根处有些涨红。
这模样,确实有意思得紧。
“掌印客气了。”他作了一个略带潦草的揖,“这次是家奴行事冲动,也是在下管教无方,才让这流云纱被毁坏至此,在下深知流云纱有价无市,只得奉上千金略表歉意。”
千金,李重华听得嗤笑一声,他户部尚书确实有本事随便拿出千金来,可谁又知道那千金是不是民脂民膏。
“千金价太高,浔无意为难戚尚书。”李浔回绝得很快,像是早早地就知道了戚永贞的后话。“听闻尚书在重云山庄有座宅子……”
听到这话,戚永贞却像是松下了一口气。
“浔近日正愁无礼赠予我这新认作的小奴。”李浔把空了的酒盏递到了李重华面前。“此番多谢戚尚书割爱了。”
上马车之前对方与他说的话,李重华都记得清楚,如今实施起来还是有几分困难。
怕自己行事尚有晏淮清的作风,故而他在脑海中开始快速回想从前在东宫时,他的随身太监的小奴侍候那太监时的模样,努力地复刻践行着。
于是乎他放下了手中啃了一半的八珍糕,拿着金匙给李浔舀了一盏酒。将杯沿沾上的酒水细细擦净后,才又毕恭毕敬地递给了他。
“重华,快来见过户部尚书戚永贞戚尚书。”李浔拍了拍他的手背。
李重华得了示意立刻起身,面上扯出了一个学来的笑,朝着戚永贞作揖道:“草民李重华,见过戚尚书。”
“啊!啊!”戚永贞看清了他的脸,立刻瞪大了眼睛,慌忙地边摇头边往后退了几步,最后倒在了爱妾惠丁兰的身上,“哎呀”了一声。
“老爷,老爷你怎么了?”惠丁兰着急忙慌地把戚永贞扶了起来,一边帮他顺气眼睛一边恶狠狠地盯着李重华。“老爷你没事儿吧?”
戚永贞没有理她,瞪大的眼睛也没有收回去,又颤颤地伸出手指着李重华。“你,你,你……废……你是谁?你怎么会在这里?”
“草民是老爷新认的小奴,赐名为李重华。”他快速地回想相似的场面。
颇为不熟练地做出了无措的模样,手半悬在空中不知抬起还是放下,最后看向李浔,怯怯地对戚永贞说:“今日来此,是随着老爷一起来煮酒赏梅的。”
“尚书,我……”忍着不适,他半跪到了李浔身边,拉住他的衣角抬着头看着他问:“老爷,是重华哪里做得不好嘛?惹得尚书嫌恶了。”
“哈€€€€”李浔忽然笑了一下,上下将他打量了一番。
李浔笑着揽住了李重华的肩,狭长的眼斜瞥向戚永贞,语气淡淡地问:“戚尚书,可是对重华多有不满?或者是,对浔有不满?”
“李浔,你你你,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戚永贞从方才的震惊当中回过神,现下转化为了愤怒。“他到底是谁?”
李浔面上的笑容收了起来,身子前倾将手杵到了矮桌上,正正地看着戚永贞问:“戚尚书以为我在做什么?又或者说,戚尚书以为重华是谁?”
李重华收回了扯着李浔袖子的手,不动声色地看着二人交锋。那戚永贞嘴巴哆哆嗦嗦,心中显然是有了一个想法,但就是没有说出来。
“晏淮清”三个字,如今倒是越发烫嘴了。
他嘴翕张了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李浔也是没了耐心,转回身伸出手帮李重华理了理有些褶皱的外裳,又说着:“重华像谁并不重要,毕竟这张脸,如今已是天下独一份了。”
“真正重要的是,李重华是我李浔的人。”
这些话说出来像是有温度的,然而李重华细看李浔的眸子时却比往日更为冷淡。
李浔的身上总是有很多谜底,好的坏的掺在一起,越是相处李重华便觉得自己越发不了解他。
万幸李重华所求不多,对于李浔而言也并不困难。
第6章 【陆】偏好男风
戚永贞被落了一个面子,也答不上来李浔说的那些话,不再自讨没趣地要争夺这八角亭,道了一声之后带着自己的家眷又从拐角处离开。
李重华看他那模样失魂落魄的,离开之前眼睛又滴溜溜地在自己的身上转了好几圈,不知心中在想些什么,但左右不是什么好事。
料想戚永贞回去之后,大皇子晏鎏锦也知道司礼监掌印李浔,收了一个和废太子晏淮清模样一般的小奴了,只是不知晏鎏锦会选择做些什么。
他离开之后,李浔也带他下了山。
重新坐回有暖炉的马车内时,李重华才觉得自己又活了过来。
虽说八角亭内垫了一层厚的兽皮垫,又有蒲团垫在身上,几旁还有一个烹酒的泥炉,但毕竟是在寒冬的山顶,冷风透过薄薄的帷帐侵蚀着人,手脚都发麻了。
“重华,倒杯茶。”李浔把空了的茶盏推到他面前。